第140章(第3/3页)
这,才是商悯真正想对谭桢说的。
至于敛雨客要怎么继续帮,以什么方式帮,商悯其实已经在信中隐晦地给出了答案。
三日前宿阳变故,敛雨客身在宿阳,结果三日后自称是他徒儿的“无”就已经,得到了情报并跑到了谭军军营要求通传。
这要么说明,敛雨客的徒儿能日行千里,所以三日之内从宿阳蹦来了西北大运河;要么说明敛雨客和他徒儿掌握着一种即时通讯手段,让他们师徒二人一个在宿阳一个在大西北,也能快速交流情报。
除此之外,真正需要谭桢注意的情报也在那密信之中。
——既然宿阳皇宫有妖,皇帝亦被操控,焉知谭国王宫无妖?你谭桢,当真安全吗?
鉴于敛雨客已经去过谭国宫,且并未在王宫发现过妖的踪迹,这说明谭桢身边有妖的概率较少。
但除了王宫,还有朝堂。抛去朝堂,还有军队、民间。
而且谭闻秋等妖并非没有隐匿真身的手段,是以不得不防。
要是谭桢够聪明,她就能领会商悯信中未尽之意。
她会知道她可信,且值得谭国花费一定的代价来配合她的行动,以保证保谭之战整体的胜利。
“呼……”商悯对着墨迹未干的纸吹了一口气。
等到墨迹便干,她将信一折,递给侧身避开视线的马将军。
“将军请。”她道。
“有劳你。”马将军拿过信封,当着商悯的面把这信封进细铜管,然后用封死。
“十方阁的机关弩还有你的其他物品,恕我暂不能归还,就留在我这里吧。等谭公回信,便还你。”她表情变得有些微妙,想起了士兵呈上来的装着满满银票的袋子。
虽然是她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赚得来那么多的俸禄,但她的眼皮子还没那么浅,不至于霸着不还……
“阁下风尘仆仆,怕是累了,我叫将士带你去吃饭休息。”
因谭桢未受燕皇册封袭爵,是以商悯敬称国主,而马将军直接称谭桢为谭公,可见她对谭桢敬重,并不在乎她有无皇帝册封。
马将军大步离开了,传信去了。
随后有两名士兵进帐,客客气气地请商悯去外头,现在已经是用饭的时间了,营地上空有炊烟升起。
商悯不被允许和谭国士兵一起吃饭,而是被请到了一间空的营帐里,不一会儿就有人把饭端来了,居然是热的,还有一大块烤马肉。
商悯没忍住多看了一眼,“这……”
谭国士兵的伙食应该不会这么好,能吃得上肉,这得是军衔颇高的武官才有的待遇。就算偶然有战马病死了,那点肉也不够官兵分。
“马将军说您冒死传信劳苦功高,把自己晚饭的肉给了您,让您好好吃。”端饭的士兵老老实实地传话。
商悯也没纠结,下意识想嗅一口辨认里面有没有毒,但是忘了现在这个鼻子没那么管用,只闻到了扑鼻的肉香。
她饿了太久不宜暴饮暴食,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武国距离哪个国家都很远,传信不便。
离武国最近的当属梁国。
梁国,商悯几乎断定是谭闻秋的走狗,可是那两封密信依然不得不传给梁王,否则对方会心生警觉,知晓已经引起了武国的怀疑。但是传信的时间商溯稍微延后了,目的是让梁国知道得别那么快。
第二近的是东南方的郑国。可是这个近也只是相对的,到郑国的实际距离比到宿阳近不了多少。
先代武王获封时间较晚,大燕周边一圈土地都被封完了,后面打退了鬼方,才把鬼方那块偏远的土地封给了武王。
至于翟国、赵国、宋国、谭国诸国位置就更远了,中间隔了个大燕,收到信的时间都相对较晚。
武国密信首发六强国,待诸强国收到信,接着才是诸小国。小国处在大国夹缝之间,仰人鼻息过活,若身侧大国无反应,小国国君也不敢轻举妄动。
多半武国信至,宿阳皇帝剖心的情报也会被呈到各诸侯王的诸案上。
商悯撕咬着马肉,边吃边思忖。
也不知那会是何等场面……那些肩负万民性命的王看到那些信时,又会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