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陛下现今就两名皇子,无论是对天下,还是对他来说,都有些少。(第3/5页)
……
出了宫后,她先带着大包小包补品、药材去见卫青。
到达长平侯府,卫青正在校场训练他的三个儿子,对于这三个稚年就被封侯的小孩来说,他们应该是长安公卿诸侯间最令人羡慕的,即使诸侯之子,也没有他们的待遇。
刘瑶看着站在校场上扎马步的三个小孩,对上他们的愁眉苦脸,抿嘴忍笑,冲他们眨了眨眼。
这也没办法,舅父可是对他们寄予厚望,所以你们的童年只能这样了。
卫青看到她,满脸笑意:“阿瑶来了!”
说完,看向卫伉他们,沉声道:“好了,今日看在阿瑶的份上,你们起身吧。”
卫伉他们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似模似样地给刘瑶拱手行礼,“阿姊!”
“乖!”刘瑶上前,轻轻摸了摸他们的头。
正厅中,卫青见刘瑶又送了一大堆东西,面色无奈,“阿瑶,你不必送这么多补品,整日吃这些东西,都有些上火了。”
不知为何,他、霍去病、曹襄这些在边陲被匈奴闻风丧胆的人在阿瑶眼中,就成了比孩童还要柔弱的人,每次回到长安,都要拘着他们好好养身体。
他们知道自己在大战中身体损耗有些大,但是也没到阿瑶担忧中的虚弱地步。
刘瑶闻言,委屈瞅着他,“舅父觉得不好?”
“……好,阿瑶做的事自然都是好的。”卫青虽然知道刘瑶是装的,但是他还是不忍心。
最小的卫登见状,仔细观摩刘瑶的表情,打算等刘瑶离开后,在阿父跟前试用一番,他这些时日随阿父一同练习,可累坏了,想要轻松一些。
卫伉注意到傻弟弟的表情,微微摇头。
算了,弟弟年岁还小,有些异想天开也正常,即使是他,在阿父面前,也没有阿瑶阿姊这样的待遇,何况是卫登这个还在尿床的家伙。
刘瑶与卫青说了研究署的事情,建议卫青若是有闲暇时间,可以去甘泉宫玩玩,看看刘珏他们练兵,也可以给他们指导一番。
听闻刘瑶因为研究署的名字与陛下吵了一架,最后陛下还没吵赢,不禁一乐,“等明日进宫,我趁机笑话陛下。”
“得了吧,舅父你能笑话阿父,太阳要从西边出来。”刘瑶才不信卫青这说辞。
卫青在阿父面前,一直都是谨慎温厚的,与阿父开玩笑的时间很少。
“……阿瑶!”被刘瑶揭穿,卫青也无奈。
卫伉、卫不疑等人连连点头,阿父性子虽然不至于古板,也没有多少幽默。
刘瑶从卫青府中离开,还没有回到家,上林三官传来消息,说是他们制成了大型造币机,一次可以制二百枚多枚铜钱,只需要三个人操作。
刘瑶没想到会是上林三官给了她好消息,命人赶往上林苑。
造币机的体积出乎她的意料,已经无法用普通马车来作为参照物,足有半间屋子那么大,光是车轮大的齿轮就有四个,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装置,目前看来并非理想的机械装置。
不过刘瑶不嫌弃,许多发明初始阶段本身与实用不沾边,要经过迭代改进,只要能造出来就行。
装备构造复杂,操作不易,但是制出的铜钱质量却不错,虽然目前不能与翻砂法的技艺相提并论,但是只要不断提高,日后肯定能取代。
刘瑶奖赏了研究出造币机的工匠,让人将他的理论方法还有机械图纸全部记录下来,让其再接再厉。
那日刘瑶给卫青提了一嘴研究署的事情后,卫青就带着三个儿子去甘泉宫长见识,顺便帮忙指挥调整了虎卫军一番。
据说去的那日,虎卫军全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恨不得在卫青面前表演上天。
然后霍去病后面无事,也去了甘泉山参观研究署,虎卫军同样没有厚此薄彼,兴奋地满山嗷嗷叫。
用刘珏的话说,比见了美人还兴奋,压根迈不开腿,让不知道情况的百姓听到了,还以为她圈了满山的猴子。
刘瑶:……
霍去病还未横空出世之前,大汉男儿的偶像是卫青,霍去病出世之后,尤其今年两次河西之战结束,霍去病就成了许多大汉男儿的新一代偶像。
谁不想年少成名,建功立业,而二十岁的霍去病充分满足这一点,两次河西之战如雷霆般横扫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让匈奴人彻底失去了祁连山和焉支山,匈奴这次真的变得苟延残喘了。
刘珏说完,大眼睛有些狐疑地看着刘瑶,“阿姊,当年你不让我与霍去病比,是不是早就知道他将来不可限量。”
当年霍去病还没有成为冠军侯,她前脚立下要超过霍去病的豪言,就被刘瑶一巴掌拍回,让她换个目标,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