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江边明月为君留(第10/12页)
说完后,他又伸出另一只手将遮住她眉毛的额发朝旁边拨了拨:“闭着眼睛,什么也不要想了。我守着你。”
她翻了个身,侧躺着看了他半晌,忽然觉得,那个需要她操心和保护的少年郎,不经意间已经长成一个成熟的男人。
既柔又刚。
她乖乖地合上眼帘,鼻子闻到院子里冬青的味道,而手心里则是他指腹的触碰,轻且柔,像鹅毛一般抚在她心间。
啪嗒——心中一松,就睡着了。
等到夏月睡熟了后,子瑾小心地将她的手放回被子里,出了屋。楚秦已经在前厅等候多时,见子瑾一出现,便将今日的事情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子瑾听完后,却对旁边的妇人说:“周夫人,麻烦你去屋里看看闵姑娘。她似乎受了些惊吓,一个人在屋里睡觉我不放心。”
周夫人秦氏正是刚才带夏月来的那位妇人,也是这宅子的女主人。秦氏与丈夫周齐当年是太子门下之人,夫妇二人一直潜居帝京,就等着子瑾启用他们之日。
夏月几乎一觉睡到黄昏,醒来后看到周夫人却想起荷香,先是心里恼荷香没听她的话早走,而后又担心起来。那日,他当着她的面说,要将荷香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说得那样凶戾狠绝,不得不叫人胆寒。
夏月捂着脸,有些绝望。
子瑾闻讯而来,见她神色如此,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
他瞅着她,看出端倪:“你担心荷香的安危,我再想想办法。”
“什么办法?”她追问。
“只是费些功夫罢了。”白天从夏月口中知道她们主仆二人一直在李季府上后,他今日便放了眼线在李府周围,刚刚得知荷香已经被直接带进宫了。
宫里被尉尚睿管得密不透风,以前还有徐家人,如今除了尚睿自己,谁的手也伸不进宫里去,更何况还要救一个大活人。
不过只要是她所愿,那他拼死也要试一试。
可是他的这些想法,夏月如何看不出来。她正色道:“不成。你要是动不动就想着拿自己的性命去替我换荷香,那我也绝对不同意。我不要她死,你也必须安然无恙。”
他浓密的眼睫微动,却不置可否地给她斟了一杯茶。
夏月有些不放心,握住他的手,说道:“子瑾,你记住,若是你为我送了命,那我——绝不独活。”
她看着他的双眸,一字一字地说着,他微微一怔,眼中泛起波澜,反握住她的手。
“我心中自有分寸。”他说。
室外落日余晖已尽,屋里光线渐渐暗淡下来。
子瑾点了灯,又去关窗户,回身端着烛台:“你随我来。”
夏月跟着他走到刚才她歇息的内室,没想到床架旁边居然是一个密室的入口。
子瑾掌着灯,带着她走了进去。
密室不大,仅有一张软榻和一副桌椅。
“万一有官兵来搜屋,你悄悄躲进来就好。”子瑾说,“别担心,只需要熬几日就能顺利送你出城了。”
“为何?”
“按照之前的行程,应该不出三日,徐敬业的棺椁就可以到了,徐子章扶柩归葬之时,帝京自然少不了一些波澜。”他说。
七
康宁殿的御书房内,贺兰巡来报,徐家已经有人蠢蠢欲动。
徐家如此被架空,太后如今又搬到离宫不问朝事,自然有人不服,妄想借机生事。
尉尚睿听后,默不作声。自从夏月失踪后,他的性子愈发让人难以琢磨了。
田远对贺兰巡有些埋怨道:“伯鸾兄,你当初就不该出这主意。”
之前按理应该待南域战事大定,三军凯旋归京之时,再让军队带回徐敬业的棺椁。但是却遭到贺兰巡的竭力反对。
贺兰巡解释道:“洪将军与司马大人才是平定南域的首功之臣,倘若这时还有徐敬业的尸首,那他徐敬业算是败军之将,还是凯旋功臣?”
若是此刻南域未定,淮王还未伏法,徐家父子已先行回京,整个帝京必定只哀不贺,直挫徐家的锐气。从南域到帝京,徐敬业灵柩千里迢迢,徐子章身负人子之孝,必定只能亲自护送,那他一走,全权交出余下兵权,可谓一石二鸟。
田远又说:“那皇上至少应该令徐子章卸甲入京。”
贺兰巡闻言对尚睿拱手道:“这点,田大人倒是和臣不谋而合。等徐敬业的棺椁到京畿三百里处,就该令他卸甲解胄。”
尚睿的手指翻弄着夏月留下的那枚白色的古玉,听两个人争论半晌,才开口说道:“随他去了。这本是大卫礼制,要是朕下旨提醒他,倒是显得朕小气又心虚。朕对太后许诺过,如果徐子章对得住朕,朕会放他一马。”剩下未出口的后半句,不言而喻。
说完这事,田远犹豫着又道:“皇上早上令李秉立将军协助姚创封城,臣等皆觉得不妥当。”洪武走后,由李秉立接管了禁军和京畿卫戍,李秉立这老头虽然年纪大,身体不好,但是为人十分刚正,让尚睿十分放心,可是就是如此性格才使李秉立对尚睿因一女子私逃而如此大费周章地封闭城门,感到十分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