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5/14页)
“我要喝酒!”这一问一答让汪新愣住了。
直到走到火车近前,汪新还在马魁的往事里翻腾,思绪万千。而此时的马魁,站在站台上,穿着一身警服,望着眼前的一景一物,眼眶微红。终究是热爱这份职业,远远超过自己的生命。
“你要喝水?”
热爱,是最一无所求的期待。
汪新走着走着,突然站住身,三个穿雨衣的人,默默地坐在床铺上,黑暗中,看不清他们的脸。汪新见并没有异常,转身欲走,中间穿雨衣的那个人,冲他做了个要水喝的动作。
汪新站在马魁身后不远处,看着他的背影,表情无奈又带着愤懑。见汪新走过来,马魁瞥了他一眼,两人都不想跟对方说话。
车厢内,汪新仔细地巡查,他打量着床铺上每一个熟睡的乘客,鼾声不断传来。看到有乘客的被子掉在地上,他捡起被子,给乘客盖上了。
“老马,你在这看啥呢?马上要发车了。”最后,还是汪新忍不住了。
牛大力憨憨一笑,老蔡控制汽门,火车开始减速。火车缓缓从铁轨上驶过,前方是一条长长的弧形弯道。
马魁斜睨汪新一眼,斥责道:“老马?是你该叫的吗?没大没小。”
“你那点小心思,我一摸一个准儿。”老蔡看着老吴和牛大力你一言我一语,说:“年轻人心气高,是好事。”老吴说:“那也得实打实地干出来。”
“那叫你啥?马叔?师傅?马警官?您挑一个。”这会儿,汪新就显露出少年心性,调皮起来。
“我哪有那本事。”
“随你。”马魁撂下这两个字,就上车了,汪新也紧随而上。
老吴望向牛大力:“炼成灯泡眼,好坐我这儿呗?”
马魁在车厢里巡查,从厕所到座位底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汪新一直跟在他的身后。“跟在我腚后,你是在查我吗?”
牛大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那我也得进炼丹炉里炼炼去。”
“我查您干吗?您又不是犯人。哦,对了,您在劳改农场待了这么些年,乘警队的好多规章制度,都跟过去不一样了,很多事儿,也不一样了,您有不懂的就问。”听汪新这么一说,马魁笑了笑,点了点头。汪新沉默片刻,转身朝反方向走去。
“就靠这俩眼吃饭,不好使不行啊!”老蔡转头就对牛大力说:“大力,瞅见没?这火车,不是好开的。”
乘客们纷纷上车,人潮涌动。这上车的,是去一节节车厢;下来的,奔着各自的前方。人在旅途,茫茫人海,各自寻找,各自忙碌,各自的脚步丈量着人生。
“哎哎哎,别添煤了,还有十根电线杆子就过弯道了,该减速了。”听老吴这么说,老蔡嘿嘿一笑:“这黑灯瞎火的,电线杆子都能瞅见。老吴,你这眼睛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出来的吗?”
马魁和汪新站在车厢外,望着众乘客。蒸汽机车运行区段指示牌显示:“宁阳—哈城”。
蒸汽机车驾驶室内,牛大力汗如雨下,奋力铲煤添煤,一副使不完的力气,要把煤全部填满的样子。老吴望着斗志昂扬的牛大力,感叹这小子真随了他的姓,孔武有力,舍得下力气,舍得强健的身板。
“那天,把你手腕子弄伤了,也不能全怪我,谁让你死抱着我,不撒手来着。”马魁主动提起这事儿,汪新心里是憋着不服的:“那是我的职责。”
雨一直下,大颗粒的雨珠拍打着车窗,像是垂直降落的飞鸟,不惧突变的天气,无畏向前。
“看你穿一身警服,我手上才留了三分力,不然,你得上石膏打夹板。”
夜幕笼罩,火车奔驰在原野。路上凝聚着风暴。一切随意,不只是这场雨。列车停靠在松林车站,雨中的站台,乘客纷纷上车。三个穿着雨衣的人,他们的帽檐都压得很低,上了硬卧车厢。
“老马,您可别得意,那天我是没留神,才让您偷袭了。有机会,咱当面锣对面鼓地,干一仗您试试。”
警察这份职业,是光荣伟大的,也是无私牺牲的,守卫万家灯火,守护温暖与光明。警察队伍需要前赴后继地补充新鲜血液,十八岁的汪新,正是这股新生的青春力量。
“你没机会。”
赞美声不绝于耳,有乘客带头鼓起了掌。“这是我职责内的事,都是应该做的,大家都要看好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汪新的话音一落,掌声更热烈了。在这片热烈的掌声中,汪新体会到了,是群众的声音激励他前行。这份小小的赞誉,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是一份鼓励的力量。这是对他工作的认可,让他更加自信,到群众中去奉献。
听马魁如此说,汪新也是无语了。看来,这位太自信了,怕是没尝过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