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现在换个剧本还来不来得及(第9/14页)
长生不知这些来路不明之人是敌是友,更加紧张,一时除了暂时躲起来也不知如何是好,打算观察一下再说。没想到十分倒霉,自己藏身的地方竟然又被百济探子发现了。
这次发现她的还是一个身强体健的男子,她抗争不过,被人挟持着走了出来、那人高喊道:“平阳公主在我手上,尔等还不速速停手!”
混乱的打斗渐渐停止了,由于长生被匕首抵住了脖颈,奇装异服的人都不敢乱动,纷纷受制于黑衣人一方。
长生这才知道,他们八成是萧子律的人,七上八下了一晚上的心稍微感到一丝喜悦。
渔夫警惕地看着黑衣男子一方人聚集在一起,押着长生一步步朝岐县的方向退,为她的安全考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良策。
毕竟现在在人家魏国境内,宋魏两国还在交战,不被岐县的地方官员发现趁火打劫就不错了,难道还想请人家出面主持公道吗?
长生朝他挤眉弄眼地使眼色,让他去长广搬救兵。他也不是没看见,他拎了拎手上的藤篮,冒出一个想法,悄悄地打开了篮子上系的绳结。
正在他解绳子之时,远处忽然又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道亮光破空而来,利箭射在了长生身边的一棵树上,吓了她和挟持她的探子一跳。
探子一走神的工夫,又觉腿上吃痛,不知被什么咬了一口。长生朝他乱蹬的腿上看去,惊喜地唤了一声:“海盗!”
小雪貂正卖力地撕咬着欺负主人的坏人,从他的脚踝上撕下一片血肉模糊的肉来。
而就在他疼痛不已、手忙脚乱之时,又一支利箭不偏不倚地射过来,从他的前额射入,脑后射出。男子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双目圆瞪睁场毙命。
长生感觉到匕首沿着自己的脖子划了一下,割破一点皮,坠落下去,几乎来不及做任何思考,拔腿便朝渔夫跑去,海盗也迅速跟上。
从愣怔中反应过来的百济人急忙去追,又有几支冷箭射来,一箭一个黑衣人。别说长生,连渔夫都看傻了。
来者何人,箭法如此了得!长生回眸去看,只见夜色中出现了一匹暗色骏马,马上一人以纶巾包裹住口鼻,疾驰而来,径直跑到她面前,勒马停住,将手伸向她,道:“上来。”
这声音好熟悉,长生感到难以置信的同时,一股热泪湿了眼眶。
月色下,男子把纶巾向下拉了些,露出一张苍白清瘦的面容——正是失踪数月的刘义符。
渔夫也认了出来,赶忙拱手行了一礼。
刘义符也朝他一拱手,道:“这些百济人就交给你们处理了,长生由我照看,你们放心,一定在天亮之前赶到长广。”
“这……”渔夫干笑一声,显然有些犹豫。
然而还没等他考虑好,长生已经抱着海盗,扶着刘义符的手,上了马背,语气爽快,对他道:“放心吧,义符哥哥肯定能把我安全送到。我们先走一步,你照应好弟兄们,尽快跟上来。”
既然公主本人都发话了,渔夫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同意。
于是刘义符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调转马头,带着长生朝东南方向疾驰。
呼啸的北风阴魂不散地在身后追赶,长生冻得缩了缩脖子,惊喜地问他:
“你怎么会在这儿?”
刘义符在夜色中策马飞奔,专注地抓着缰绳,半晌才回:“我……其实离开建康之后,就一直向北走来着,想到处去看看。”
他的声音轻飘飘的,听起来没什么底气。长生疑惑地回眸看了一眼。
又听他叹道:“说实话,我心里有气,郁结难舒,觉得宋国之大,竟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便想干脆逃去投奔魏国,有朝一日也让我那父亲和萧子律吃点苦头才好。”
长生眸光暗了暗,将被风吹起、挡住视线的鬓发撩开,问他:“然后呢,你并没有那么做,是吗”
刘义符沉默一瞬,苦笑道:“我刚到魏地不久,宋魏两国便开战了。听说百济人出其不意,欲夺兖州,我内心片刻不得安宁,无论如何也无法置身事外。于是又打消了去平城的念头。回兖州的路上,遇到了从前认识的一个故交。那人是萧子律手下的一名细作,告诉我你被百济人掳走了,大概就藏在岐县一带。我便打算帮忙寻找,没想到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他迟迟没有出现。后来我出门查看一圈,发现那些奇怪黑衣人的行踪,便也跟了过来。只是怕追不上他们,又去找了一匹马,耽搁了些时间。”
长生觉得这一切发生的可真是太巧合了,巧合得令她脑海中第一次浮现出“天意”这个念头,她感叹道:“原来如此,多亏了你的那位故交,不然我现在还不知道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