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现在换个剧本还来不来得及(第7/14页)
李敬非常真诚地与他四目相对,两手交叉,食指互相碰了碰,道:“个中缘由,怕是不便与萧大人细数。再说,今日在此相会,条件恐怕轮不到萧兄来开吧。”萧子律淡淡一笑,显得很无所谓的样子,道,“长广我们已经夺回来了,如今兵临高密城下。谁来开条件,还真说不定。”
“哦?”李敬从怀中掏出一块帕子来,轻轻在手上擦了擦,道:“萧大人当真这么认为?”
萧子律知道他是故意让自己看那块帕子的,也看清了那是长生最喜欢的、时常带在身上的一块。但只是视线淡漠地扫过一眼,便继续不慌不忙、语气无波地与他进行磋商。
萧子律开出的条件是,允许百济渔船在兖州沿海一带自由往来,亦可与我朝通商贸易,不额外征收税赋,以此来交换平阳公主。
李敬不同意,坚持要对方割让整个兖州。
二人谈了一天,谁也不肯让步,没有谈拢,萧子律先带着宋安知退回了长广。宋安知回到军营中,愤愤不平地一屁股坐下,直呼李敬贪心不足,已经给了他台阶下了,还不肯滚回百济老家。
萧子律也面色凝重地一下一下用手杖叩击着地面,不说话。宋安知见状,忍不住问他:“萧大人不急?”
“当然也急。”萧子律回答。
宋安知却觉得没看出来,叹道:“也不知长生怎么样了。”
提到长生二字,萧子律莫名觉得心被揪了一下,仿佛被人用那块丝帕紧紧勒住了一般,胸口闷塞难言。但是为了不自乱阵脚,他依旧保持着平静的面容,只有愈发冷峻的目光流露出他内心的狠厉。什么长广,什么兖州,他可不是来割地的。不过是想亲自来把她接回去罢了。敢抢他的东西,还得寸进尺,这个李敬恐怕是不想活了!
宋安知并不知道他的计划,还在惆怅地一步三摇头,甚至有些后悔立下这个战功,觉得如果不是自己打下了长广,逼退了百济人,长生也就不会被掳走,当作交换的筹码了。
当初他还设想过,好不容易晋封了将军,是不是就有勇气把一直藏在心底的话说出口了?并对她的回答抱有过期待,如今……
萧子律则思索着,不知道给渔夫的“秘密武器”能不能派上用场。
二人各有所想,一时宁静,只有军帐里的篝火发出木柴受热断裂的噼啪声响。
也是在这个晚上,长生第一次尝试上树了。
可惜刚爬到一半,就差点被发现,赶忙又滑了下来,假装只是靠着树发呆,表面不动声色,胸腔扑通扑通狂跳。
她总共尝试了三次,大概了解了自己爬树的速度,确认了从树冠上确实可以跳到院墙上之后,便赶忙一路小跑,在看管自己的黑衣女子睡醒前坐到桌边,假装自己一直在看书。
黑衣女子睡眼蒙眬地醒过来,揉揉眼睛,对于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一事显然非常讶异,疑惑地抬头看了一眼。见长生正老老实实地坐在桌前,伸着懒腰看书,一副坐久了舒展舒展筋骨的样子,与平日并无任何不同之处,才安心地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打起精神来,继续缝补前日被她剐坏的衣物。
长生一直用余光瞥着她的动作,看到她没有起疑,暗暗松了口气。
她觉得萧子律大概能同李敬周旋一阵子,但最多也就两三天,谈判便需要有一个结果。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偷来的迷药也不多了。因为这几天李敬都没回来,也没法再进去偷一次,没有机会再试了,最好明天就行动。
可是,今天爬树的速度并不理想。长生在袖中紧紧握着装着迷药的小纸包,紧张得额头都出汗了。
与此同时,萧子律手下的探子们也在行动,带着他从长沙王府借来的秘密武器——海盗,寻到了位于魏国境内的岐县。
他们在长广和高密周围盘查数日后,逐步把长生可能在的地方缩小到了三个地点,岐县便是其中一处。虽然萧子律寄希望于海盗能够像猎狗一般嗅到主人的气味,追踪而去,但是负责行动的渔夫本人对此并不抱什么期待,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传统办法地毯式排查。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已经引起了宅邸内高崎的警觉。高崎想与李敬商议一下该怎么办。然而李敬被萧子律拖着,传话说三日之内都回不来,让他自行处理宅邸中的各项事务,务必保证这三天内不出任何差池。
高崎一边在院中插着手踱步,一边暗想,这些形迹可疑的人定是宋国的探子,只是不知道来了多少人,有没有发现此处宅院的异样。
李敬走的时候带走了一批人马,万一这个节骨眼儿上,对方找到了长生的藏匿地,上门来抢人,不知自己防不防得住。思前想后,有人报告第三次在门口看见疑似宋国探子行迹的时候,他觉得,与其等着被发现,不如贯彻李敬一贯秉持的先下手为强的精神,派人去把宋国的探子做掉,免除后患。于是他叫来几个黑衣人,对其吩咐一番,在县城里设下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