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灭国(第7/7页)

而明军在这一战中,也充分利用了谅山周围的环境,将明军的工程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安南军此时若是强攻明军的围城攻势,想要给多邦城解围,估计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当然了,安南军也没有这个实力就是了。

在这样的劣势下,安南军根本无法突破明军的防线,多邦城渐渐成为了一座孤城,甚至,安南军还要不停承受明军的炮击,这导致安南军的士气越来越差。

而当国都升龙府失陷的消息终于传到这里来时,再得到了反复地核实确认后,无疑是成为了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一月一日,胡元澄以保全将士性命,不得杀俘为条件,派出了使者与明军东路军指挥官新城侯张辅谈判。

四日,北线安南军放弃抵抗,全军投降,明军渡过富良江。

安南国王陈天平与李景隆正式签订《明安和平勘界契约》《明安友好通商契约》,接受了基于姜星火草拟版本后稍加修改的全部条件。

至此,安南将红河三角洲的全部土地共七府之地割让给大明,并在退还占城国全部土地的同时,割让了南部的三个狭长的府给占城国作为战争赔偿。

大明正式设置了第十五个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并设立相关都司、按察使司,以及府县区划。

随着大明海量商品、资金的涌入,安南国彻底沦为了大明的粮食供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继占城国后,大明收获了第二个稳定的工业革命产品出口国,大明的高层尝到了对外经济殖民这甘甜的胜利滋味。

满朝沸腾!

举国欢庆!

征伐安南胜利的意义是如此之大,不仅仅在于将军们所获得的功绩以及分到的红利,更在于在国内苦苦等待的姜星火,他所迫切需要的一切投资回报,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历史,彻底被姜星火所扭转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而姜星火并不满足,在这几个月里,他同样没有闲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变革,已经在长江南北迅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