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灭国(第6/7页)

几位皇子虽然年纪尚幼,但是却颇得胡季犛这个太上皇的宠爱,这时候胡汉苍下了这个命令,显然是真的要与城共存亡了,却是真的让人高看了他一眼。

“陛下,陛下!敌人已经开始列阵准备进攻了。”

“好!”

胡汉苍当即下令:“所有人准备战斗!”

他一脸凝重,眼眸中透露出一股决绝的神色,仿佛赴死般,丝毫没有畏惧!

而此时原本作为使者的胖瘦头陀朱劝、张王吴,其中嘴没那么臭的朱劝被胡季犛偷偷放了出去跟李景隆谈条件,此时也回来了。

在皇宫里。

“又见面了。”

朱劝淡淡说道:“你不该违抗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妄图篡夺安南国皇位的。”

这时候,胡季犛疲惫地扶着自己的额头,丝毫都不掩饰些什么,只是淡淡地问道:“如果我向你们谢罪,那你们会放过我的子孙吗?”

“要交由我大明皇帝陛下决定,陛下或许会开恩。”

“不过我劝你。”朱劝说道,“还是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了。”

胡季犛冷笑一声,说道:“你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占领安南国了吗?做梦!总有人还会卷土重来的!汉唐做不到的事情,明也做不到。”

“哦?是吗?可我们大明从来都没有想过占领安南,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帮助陈朝复国而已。”

朱劝嘴角扬起嘲讽之色:

“胡季犛啊胡季犛,枉费你自诩读圣贤书,学问渊博,乃是安南的一代儒宗,可曾听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胡季犛皱眉说道。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你身为陈朝托孤大臣,本可辅佐幼主,做诸葛亮、周公旦那般的人物,却非要自绝于天下,失了道义,如今国内鼎沸,叛者四起,你还不清楚是因为什么吗?难道眼下的这一切,都是大明的兵威所至强迫的吗?”

朱劝冷漠道:“你和你的小儿子死罪不可免,可总得为了家人子孙想一想吧,若是再执迷不悟,城破之后,恐怕就是举族诛灭的结果了。”

“放肆!”胡季犛勃然大怒,喝道。

“这安南国的百姓都拥戴我,怎么会反叛呢?不过是那些贪婪的官员罢了。”

“呵呵……是你太天真,还是太蠢呢。”

朱权的话语仿佛是一把刀子一般:“难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什么能视民如草芥,而民视之不为仇寇的君王?历史上有多少君王以霸道手段,称霸一世,可王朝结果最后落得一个烟消云散的下场?”

胡季犛沉默了。

他当然清楚,对方说的没什么错。

漫长的沉默……

最终,胡季犛做出了决定。

“我把这江山还给陈朝便是。”

……

十月的最后一天,安南国都升龙城被明军攻破,大虞太上皇胡季犛自杀,皇帝胡汉苍被俘。

陈天平于太庙祭拜祖宗,恢复陈废帝牌位,重建陈朝。

至此,大虞正式宣告灭亡。

此时,安南军在富良江的防线,也遭到明军的猛烈攻势,也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夜。

不过,由于多邦城的地形较为险要,明军的火炮发挥不出作用,其他武器也不能发挥威力,甚至,由于富良江的阻隔,连骑兵都难以驰骋。

因此,安南军的防线虽然遭到攻击,所有陆洲都被夺取,只能退守除了多邦城以外的南岸阵地,但仍然还在咬牙坚持。

而明军的士兵,则不断损失在多邦城前,由于是山城的原因,挖地道埋炸药都搞不了,导致攻坚乏术,进展缓慢。

“卫王,这样不行啊!”

左神翊军将军阮公瑰劝道:“明军已经摸清楚了我军床弩的射程距离,并在东西两侧的山上挖掘了壕沟,如此步步蚕食推进,多邦城已经岌岌可危了,我军的增援根本上不去……而明军占据陆洲后也一直在进攻南岸,有很多次都差点守不住了。”

左圣翊军将军胡射也皱眉头,说道:“不愧是明朝水师的精锐啊!”

是的,明军的辅兵和民夫,硬生生用肩扛手提的办法,从山道里旱地行舟,把船只的零部件运输了过来,然后在北岸拼装,明军也有了一支规模不大,但极为精锐的水师。

而且明军水师有火炮,远程武器的射程远超安南军,明军的水手们,也都是会驾驶战舰的老水手,跟富良江的渔民们没法比。

再加上陆洲都被明军夺取,这就导致了明军水师拥有极大的火力压制优势,而安南军则无法依靠水师压制明军水师,失去了绝对治水权的后果相当严重,除非安南水师敢把剩下的几百艘大船开到江上,顶着陆洲和明军水师的双重火力决战,否则就无法对明军造成巨大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