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19/28页)

二人同僚多年,比旁人熟悉。林如海索性闭门谢客,在亭子上摆起宴席。

晚间程潜带着夫人上门拜见,被挡在门口。

“二公子,不是小的不让您进去,是大人现在不得空,您恐怕得明儿下午来。”

门前的小厮还是当年那个,见着程潜顺口称呼二公子,抬手一通比划。

程潜了然。

“那我明日下午再来,你告诉舅舅我来过。”

转过身扶程夫人上轿,自己却不动。

“你先回家,我往户部去一趟,若是回来晚不用等我。”

“可是为了淑妃娘娘?三皇子刚满周岁,娘娘未免太过急切。当年在王府我也听过这位娘娘家里的事,你不必畏惧她。”

程夫人出身忠顺亲王府,即便不受宠,耳听目染得到的消息也是旁人不能及。此时她黛眉微蹙,脸上明显写着不愿。

程潜抬手点在她额头。

“我知道怎么做。别说三皇子,即便太子在登基之前什么都不是,我只跟着陛下。别胡思乱想,快回家去。”

手指轻轻在她耳垂边安抚,放下轿帘,眼中柔情瞬间消失。

“仔细护送夫人回去。”

等众人走远,翻身上马往户部方向去。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端,何况是在京城这个聚集了天下权势的地方?党争永远不会停止,不过换批参与者罢了。

京城风云变化莫测,林黛玉却慢悠悠到福建。早两年在这里住过,她有自己的院子,轻车熟路搬进去,就见到热情迎接的思思。

“姨母~”

小人儿一声招呼,林黛玉满心柔软。

“以后姨母在这里陪你读书,将星星姐姐也接过来,好不好?”

“好,娘亲说姨母读书最好,比那些读书的相公还厉害。”

人不大,说话却正经,更让林黛玉爱的什么似的。

“这话可不能出去乱说,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往后思思要学的可多着呢。”

“嗯,思思记住了。”

两个人牵着手往院中去,在原本的书房旁边格外收拾出间屋子摆上书桌,再将小星星接来,竟也十分正经。

又三年,随着思思二人逐渐长大,每日除去读书还要学习女红、管家等诸多琐事,林黛玉不能全权教导,便向林蕴辞行欲回扬州。

谁料还未启程,接到南宫家邀约。

多年来,林黛玉与南宫旭常有联系,听闻是什么医学盛事,她兴致勃勃要参加,让林蕴不好挽留。

“你孤身回扬州我不放心,去南宫家还好,大哥、大嫂还能照顾一二。到了那边记得写信来。”

“五岁我都能孤身入京,如今倒把我当小孩子。放心,不会有事的。”

辞别长姐,林黛玉按照信上所请到蜀地,见到南宫旭,也见到那位传说中神秘的师父。只见他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不像医者,倒似是神仙。

多年来诵读医书、替南宫旭养殖药草,再加自身体弱,林黛玉已然是半个大夫。可见着这么多医者齐聚,彼此切磋医道,她懵懵懂懂仿佛蹒跚学步的孩童。

“亏我自诩聪慧,念过几本医书,救治过几个姑娘,却原来与真正的医者仍有云泥之别。”

叹一声,林黛玉学医书更加用心,劳累时作诗消遣,里面都是草药名字。

盛事后,略休息几日便前往京城探望林如海,却不料正赶上程潜夫人的生母去世。

看着程夫人伤心,林黛玉劝慰。

“嫂嫂不必难过,老夫人能够安享晚年已是福分。能够这样平静离去,她心里大约也是高兴的。”

“我知道。她不喜欢王府,我便将她接出来安置在别苑,她不想打扰我和夫君,我就少来看她。前几日我才带着孩子过来,她一定是高兴的,只是可惜我不能给她戴孝。”

程夫人勉强笑着,眼泪却止不住。

她生母乃是妾室,能够在亲王府败落时养在别苑,已经是程潜不计较,万不可能接回程府奉养,若披麻戴孝,别说程潜会落人笑柄,将来孩子也抬不起头。

“在她最后时光里能陪着她,我已经很高兴了,真的。”

擦去眼泪,程夫人眼睛似乎在闪光。

林黛玉愣愣看着,恍惚想起当年贾敏病重,她也是陪在身边。那些以为早已忘记的画面,此刻回想竟是无比清晰,甚至能够想起贾敏的手落在额头时温热的触感。

世间至情,终究没有能越过亲情。

原计划回扬州,林黛玉最终选择留下陪着林如海。每日钻研医道,京城中凡有为母、为女求医者无有不应,每逢十五往京郊开善堂,专医女子。

她的医术算不上顶尖,但应付些寻常病症足够。再加她不缺银钱,每服药只收一文,多年下来,京郊竟慢慢流传出女菩萨的说法。

南宫旭来过两回,对各种风寒、热症嗤之以鼻,不想插手却被师父捏着脖子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