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15/28页)

说来说去,还是眼馋林如海攒下的家业和人脉。林蕴冷笑,明白他刚刚为何变脸。

“如今你身上明晃晃写着‘宝藏’,想要吃绝户的大有人在。若是换成我,不见得有父亲这般涵养,早闹开来。”

“与他们这群糊涂人计较什么,你有儿有女,难道还怕家中基业无人继承?便是我终身不嫁,凭这些银钱还没有葬身之地?”

林黛玉随口说来,让林蕴侧目。

“嫁不嫁的且不论,现在盘算葬身之地是否早了些?与其任由他们欺辱上门,教训一番岂不更好?”

“你想如何教训?早二年父亲不欲与他们争辩,修缮姑苏老宅、祠堂,私塾先生也是父亲请回去,倒惯得他们越发放纵。”

想到从前种种,若还不能明白有些人就是天生坏种不识好歹,林黛玉就不是林黛玉。

瞅向林蕴,却见她放肆挑眉。

“既然都是父亲给的,要收拾还不容易?咱们这一支五世列侯却数代单传,与他们早隔几座山,平白得了好处还不知收敛,怪谁?”

讥讽一笑,林蕴凑在林黛玉耳边小声说话。

不等二人付诸行动,便听闻林如海将姑苏来人赶出去。如此,行事更没有顾忌。

因着林蕴一家人到来,林府新年格外热闹,姑苏来人虽然心有算计也不敢触林如海霉头,老老实实等年后。

于是过年时,曹同轩上门拜年,随着林如海待客一整天,笑得脸僵。晚上回到驿馆趴在林蕴身上不起来。

“原来在岳父家过年是这样。幸好住在驿馆,若住在林府,我要疯了。”

林蕴幸灾乐祸。

“这就不成?幸好你要升任水师提督,他们知道你身份高不敢为难,不然才是真难过。明日初二我要回去,你要一起吗?”

曹同轩瞬间撑起身子摇头,打死不想去。

热闹的日子总是过得快,初二、初三笑闹两日,初四便要收拾东西,初六启程回福建。

林如海送到码头,满眼不舍。

“等天气和暖,我去看你们。”

他已经辞官,没有擅离职守之说,若非年迈,早时常往返扬州福建。

林蕴立在船上,将帷帽掀开缝隙。

“过几年两个孩子念书,我还想将父亲接过去给他们开蒙呢。有您这探花郎出身的外祖,比什么先生都强。”

“胡说,我这几年虽也开了私塾,但哪有教自家晚辈的道理?到时定给他们找最好的先生。”

林如海含笑训斥两句,擦擦眼睛看见从船舱探头出来的思思,立时被风迷住眼睛。

“快进去,这样冷,早些回去也好,快去吧。”

挥手将林蕴赶回船舱,却站在岸上直到船只看不见才缓缓回神。

“老咯,该享受儿孙绕膝咯。”

叹两声,上轿回府。

到正月十五漫长新年过完,林如海才从两个外孙离开的冷清中回过神。闲来无事,一挥手将从前对姑苏林家的帮助全部收回。

族中长辈慌神,忙写信到扬州询问,可是每封信送出去都犹如泥牛入海。

这条路走不通,便派人去找林枫、林岳父母,叫他们写信进京。却不知他们早收到自家儿子嘱托,两手一摊万事不管。

“枫哥儿说了,他们在京城全靠林如海林大人照料,如过忘恩负义,会被弹劾赶回家,我可不做害儿子的事。”

“就是,我家岳哥儿也说了,林如海大人只有两个女儿,本来也没想着死后有人祭拜,人家心善才送银钱回来,我们才不去得罪。”

两家把门一关,凭谁说话都不听。

族中长辈气的敲拐杖。

“你们就不怕,我将你们赶出族去?”

大门纹丝不动。狠话说的再绝,他也不会傻到将两个在京城做官的出息后辈驱逐出族,这是自寻死路。

写信求救不成,便想着看谁能耗,但他们很快发现,当地官绅再不会对林家特别照顾,族中子弟读书请不到好先生,遇到与别家相争之事没有任何便利。

若是从前就罢了,体会过从林如海那里得到的好处,如何还能回到最初?一封封信写出去,甚至族老好言相劝,仍旧没有任何回应。

然而这只是开始。林家庞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书,还有人做生意,有人种田……不知从哪日起,外出做生意的人越来越不顺,种田的人被豪绅欺负也申诉无门。

从年初到夏日,族老终于忍不住,亲自到扬州道歉。

可惜林如海早趁着春日带林黛玉往福建去,含饴弄孙好不快活,哪里有功夫管他们?教导思思两年,直到延哥儿开蒙,为防止心软不能好好教导,才回扬州。

见族老诚恳认错,林如海状似无意说道。

“我对玉儿并不十分宠溺,反倒她姐姐是个脾气大的,每回玉儿受委屈,总有法子,说来也是我把她们惯坏。上月从福建回来,还送她什么贡品扇子,说是天下第一皇商薛舍人所赠,嗐,都被我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