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曲解你求(第3/4页)

“回大人,并非是奴家所奏。”曾文兰也是极见机之人,突地想起刚才方信所说,福至心灵,说着。

“哦,那是何人所奏?”中间的老大人略有点失望。

“回大人,此是方公子所奏,姓方,名信,字昌德,入得我船,临行奏曲。”曾文兰恭谨拜下,然后一一回话,却是把自己所愿暗中点了出来。

“可惜,可惜,如此之曲,真是少年乎?”老者感慨地说着。

“高大人,既然知名,离开又不远,下官派人找来就是。”这时,本府的知府起身说着。

这位高大人,官做到三品礼部尚书,按照朝廷法度,除宰相和副宰外,官员年七十致仕,所以他不得不退了下来。

他为官五十年,又当过几任学官,学生遍于天下,朝廷特加恩典,许他退休,又加他一品,为太子少傅,正二品,并且全俸退休。

本朝正二品,年俸八百石,又赐田500亩,算是非常荣耀的退休了,这等官员,虽然退休,影响力还是很大,使地方官员矮上一大段。

“不必了,夜已深了,又何必扰民呢?”这位高大人有些遗憾,但是还是摆了摆手说着。

想了想,他又念着:“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它归处。”

顿了一顿,说着:“虽不算上佳,但是你能作此词,也是难得,你要脱籍?”

“正是,还请大人恩典。”

“也罢,既是此曲,又得此词,见得于我,也算你福德,杨大人,你是一府父母,就帮她脱籍罢了。”

“大人既然吩咐,下官安敢不从?”这个杨知府扫了一眼,此女他也认识,也曾求他脱籍,但是他没有答应,现在有这一句,自然不一样了。

曾文兰顿时喜极而泣,跪在地上:“多谢大人恩典,多谢大人恩典。”

不过,方信根本无所谓,这时,他早已经沿途而走,此时是夏天之夜,方信抬头而看,眯着眼睛,见得天上的繁星闪烁,其光自是柔和,令他心旷神怡。

当然,这心情更在于他自己,到了宁安府,他就明显地感应到了,夏语冰的转世,就在这里了。

宁安府也是大府,人口十数万,而感应之法,有些奇异,现在找到了地点,却所谓的灯下黑,再难靠此法直接来找到人。

不过,这毕竟还算是小事了。

方信对这个事,也不着急,但是找个客栈,倒是立刻就必须了。

处于管理和统治的需要,驻有官府的城市,在晚上都是要实行夜禁,一般来说,一更就是晚上八点,大部分城市里,都禁止出行了。

而一些繁华的城市,最多也不过二更,相当于晚上十点,肯定要夜禁了,而五更,也就是早晨四点,才允许出门。

在这期间,敢于出门者,笞打四十,唯有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当然,你如果是官,那就无所谓了,所以普通百姓的话,就算有宴,夜也不可出门,只能留宿在开宴的家里。

不过,夜禁对于大部分百姓的生活,妨碍并不很大。

宁安府十点夜禁,此时已经差不多是七点半了,是应该找个客栈了。

方信在街道漫步而行,就见得街道两旁,一批批灯笼照耀,这里,似多是大门户,一些府门前,停着几轿,短衣轿夫相互低声谈笑着,里面隐隐传播出歌舞之声——现在大户人家,人人都养家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倒还用不上,此时,经过三十年中兴,朝廷鼎盛之极,普通百姓还可混口饭吃,路有冻死骨的情况,还不普遍。

方信笑笑,继续前行,没走多远,就经过了这片,这就是坊市街了,只见两面店铺,售卖着各种各样的货物,街市上人流熙攘,再走片刻,来到了附近一家,相对朴素的酒楼。

进得门来,就有人迎接上来:“公子,要住店吗?”

“是啊,来间清净点的上房。”方信立刻说着。

“好,客官请。”这人立刻笑地引着前行,前面酒楼,后面是居所,虽然在夜中,但是还是可以看见,院中栽满花草,沿墙还有着青竹,路上铺着卵石小径。

方信知道,自己正巧碰到了那种属于内秀的客栈,虽然价格不低,但是也一笑。

再进了一些,就进了客舍,又向东走了,到了一个小门,里面就有一个房间,此时,左右厢房,都亮着灯,说话声不大,很安静。

到了里面,伙计说了几句话,就另外有店中伙计,打来了热着洗脚水,伙计亲自拿着盆过来,调好了,让方信泡着脚洗着。

方信笑地说:“好,这泡着不错,可惜没鞋换。”

这伙计就笑了:“这位公子,要鞋自然有,我店中配的千层底鞋——这是本店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