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曲解你求(第2/4页)

“不过,我本一书生,你为何要求我?”方信侧头望向她,似笑非笑。

“乐籍之人,不许经商,不许科举,不许买田,因此虽有积蓄,也难以善终,多半苦老而死,又使后世子孙世代为奴,小女子安能如此?小女子见公子天聪日明,非池中之物,所以求之矣,只要公子承得此诺,小女子愿献一千两。”曾文兰原本就极聪惠,自幼熟读经书,入得乐籍,心还不甘,一直努力,得了机缘,学得一些密术。

实际上,在古代封建社会,单纯的算命望气,还是下九流旁门之属,历代能靠近宫廷贵人者,都有着道家身份。

算命望气,派系繁多,据说有三十六门,其中混杂不堪,有骗人的,也有真学,曾文兰有缘获得的,却是里面极高的一门。

在青楼混着,也有大把的祸福,她就靠这等密术,预知一点,因此靠近着有前途的恩客,远离可能带来麻烦的恩客,就这点,也使她数年之间就赚得了大把银子,帮自己半赎了身。

顶气显紫气,这一般是非同小可的事,前途至少可走到五品以上,一直来相信密术的她,顿时就咬牙赌了一把。

“哦?”方信听了这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湖面,在微微月光下,令人顿起莫测之感。

稍稍闭目,望向不远处的画舫,方信就说着:“也罢,这也是你的缘分,你可有琴?”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说,曾文兰还是立刻说着:“公子要弹琴吗?我这就去。”

片刻之后,她带来一琴,虽非名贵,却也算得好琴,方信取来,就放在月下,伸指轻按琴弦只听“叮”的一声。

在主世界,他曾经领悟以音入道之理,如今就靠这事来办成这事,又当如何?

就此一心,方信弹琴,琴音轻柔,若现若隐,这引发的微妙声韵,顿时使附近的曾文兰心中一惊,感觉到其高妙的手法,这种声音,若有若无,却绝是引人注意倾听。

音和音叠入,形成节奏,琴音化成叮叮咚咚地清响,如一条小溪的流水而下,使人宛然直见,感到前所未有的欢悦。

曾文兰心神投入,倾耳而听。

再过片刻,就如溪流之上,风拂过石林,幽林寂寞,万鸟虽鸣,这种音乐,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随着这些,她原本封闭的心,突地也如这静幽之泉而喷出,刹那间,所有往事,一一浮现,往昔的情绪,如此清晰地拥塞胸臆,浮现心头。

清泉石上过,琴声触心意。

这种琴声,顿时打开了,原本以为忘记的记忆深处,使人颠倒迷醉,几不能自己。

无限的委屈冲出心来,曾文兰眼泪飞溅而出。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它归处。”就在此时,方信低低吟着,虽然声音清脆,却传播数里,清晰可闻。

直到最后一句时,琴音消去,顿时天地之间一片清明。

“起来吧,今日如有人问你,就说感你心事,所以奏曲,这词也是你所作。”方信微微一笑,起身而立,踏步上前。

曾文兰茫然,一时不知道此是何地,片刻之后,才发觉周围静默,原本周围画舫之上的喧闹声,全部无声。

明月高悬,照得湖水灿烂,闪烁生辉,伸手一摸,她才知道自己已是满脸是泪。

再过片刻,周围喝彩之声,轰然而起。

“真是不世之曲,宛宛天人啊!”就在不远处的画舫中,众人才从那音乐中醒过来,为首的老者已经说着:“快去查查,何人所奏此曲。”

“是,大人!”

上若有命,下必从之,片刻之后,受召的曾文兰就前来,才进得房屋,她就暗中吃了一惊,因为府中几个要官,都在此安座,中间却是一个老者。

在地球上,这等画舫和官妓,是国家体制,官吏以供应酬娱乐之需,特别是唐宋时,官场应酬会宴,都有官妓侍候,费用甚至是公费。

直到明时,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心疼自家的钱,既把官员俸禄定得极低,又不许官员公费消费官妓,理由就是道学,而清初,直接废官妓制。

但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官妓新妆服,招接四方游客,凡是官府到任,宴会饮酒,俱有官妓承应。

正因为如此层次,所以这时官妓承担的责任,就与众不同,来往都是官员,必讲究体面和文化,如果有人只看色,不看艺,就被同僚暗中轻视,所以她们个个多才多艺,算是当时职业的艺术家舞蹈家。

曾文兰不敢怠慢,立刻下拜:“奴家拜见各位大人。”

“无需多礼,刚才此曲,是你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