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2/23页)
我赞成!我赞成……伴随着嘻嘻哈哈的笑声,每一个机组人员都用自己的声音争先恐后地投了赞成票。
安迪高声宣布,好!全票通过,决议从现在起生效!
喜欢闹一闹的吉姆·布莱克起哄说,谁夹不住尿,谁就是烂尿泡!
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除了开飞机的安迪,在前增压舱操作的副驾驶、投弹手、领航员、机械师等4名军官,以及一名军士(无线电员),打开舱门就进了机舱中部的用餐舱。在后增压舱操作的雷达员、中控枪手、左枪手、右枪手、尾枪手等五名军士,可就没有这么方便了,他们先要走过连接前后增压舱之间的那条狭长的隧道,才能进入。机组成员先后到来,纷纷把贴在机舱壁上的小铝凳一一拉开,坐了下来,坐在大纸箱旁边的吉姆,把食品盒一一递给大家。老烟鬼怀特,迫不及待地把香烟叼在嘴上,划燃火柴就点。投弹手说他饿极了,撕开包装纸,抓起饼干就啃。右枪手取出纸杯,就去压果汁来喝。吉姆这家伙就说,伙计,悠着点儿喝,小心当卫生模范!大家又被他逗笑了。吉姆对无线电操作员说,嘿,来点音乐帮助帮助消化吧!那小伙子就扭开了“东京玫瑰”广播电台,这个电台当然是“敌台”,播的是英语,播音员菊子小姐的声音甜美,因为常常要播英美的音乐来吸引人,在美军中很有点儿名气。它这个时候正在播电影《魂断蓝桥》中的插曲《友谊地久天长》,大家就在这带点忧伤的美妙乐曲声中边吃喝边闲谈。
凌晨3时,整个B-29机群飞进中国大陆上空。安迪让飞机保持在正对A-1基地的航线上,不久,无线电导航仪接收到了A-1基地的无线电信号。一进入华东太湖上空,机群就接到了指挥部从A-1基地发出的解散编队的命令。解散编队,意味着各自飞回自己的基地——中国成都的4个机场。安迪明白,指挥部叫解散编队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在漫长的夜航中,如果没有参照物,没有地面的灯光和头顶上的云,人就会感觉飞机在真空中飘浮似的。长机尾翼上的那盏白灯,是僚机驾驶员唯一的参照物,要想保持空中编队完全是徒劳的。
次日清晨,一架架B-29陆续出现在川西平原上空,“玛拉·莱斯特”号也在其中,它们的高度显然并不太高。在机翼下面,安迪·史密斯鸟瞰到了一幅美妙无比的田园牧歌图,无穷无尽的绿浪被格成一格一格的,从眼前掠过,大大小小的绿岛在广阔的田野上星罗棋布,那是川西农民种的水稻田和他们居住的林盘,飘带似的雾岚在绿岛之间缠绕,其间,还有牧童骑着慢悠悠的水牛在放牧。
地貌奇特的新津机场终于遥遥在望了,机场东西两侧的河流在机翼下闪耀着粼粼波光。在起飞16个小时之后,安迪机组经过出生入死的鏖战,即将胜利返回地面,每个人都欣慰地舒了一口气。突然,耳机里传来紧急呼叫,情况危急!有三个引擎全部停转!我命令大家赶快跳伞!跳伞!那是飞在他们前面的那架B-29发出的,每个人一听,神经立刻绷紧了。
那是他北卡罗莱纳州的同乡阿尔瓦驾驶的飞机啊!安迪明白,凡是在飞机即将坠毁的时候,作为机长的正驾驶只能选择命令其他人赶紧跳伞,为了部下的安全而拼命想把飞机尽可能地多操纵一会儿,自己最后往往只能跟飞机一起同归于尽。
报告指挥部,42-65441号即将坠毁!即将坠毁!阿尔瓦发出最后的呼叫。
紧接着,安迪看见阿尔瓦的那架B-29里射出了几个黑点,黑点刹那间变成了倏然飞升的降落伞,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就像一朵朵飘荡在空中的倒立的白莲花。
安迪来不及多想,直接对他的僚机3号机发出命令,3号3号,我命令你立即随我上前,营救阿尔瓦!
是!3号机机长艾文·法莫边回答,边驾驶飞机加速赶上前来。
两架B-29不顾一切地冲向前去,眼看就要跟失事的飞机平行了。此时,这三架飞机离新津机场跑道已经很近了。那失事飞机凭着惯牲仍在顽强地飞行,眼看高度愈来愈低,摇摇晃晃,转瞬之间就要在家门口坠毁遇难。地面上的老百姓也发现了天上的异常情况,纷纷抬起头来,揪心地仰望着空中。所有飞在它后面的B-29的机组人员,都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不!
安迪对着耳麦叫道,3号3号,注意控制速度,跟我保持同步!完毕。
3号明白!完毕。艾文回答。
你从右边,我从左边,包抄上前。特别要注意动作协同一致!完毕。
明白!完毕。
这时,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人们惊讶地看见,两架B-29一左一右,忽然小心翼翼地朝失事飞机包抄过去。嗨!那两架飞机究竟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