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商人间的小儿科(第4/7页)

听听,这是什么信号?这就是要倒你的标志。千万别小看这种流言蜚语,商场上的流言会刺激一个人的野心,会让这个人迅速脱胎换骨,出人意料地冒出来。仕途则恰恰相反,当一个人被流言所围、所淹的时候,这个人的前前后后就都是荆棘了。沈新宇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好,不但把自己摆到了枪口位置,还连带着将他王秘也变成了靶子。王秘怕,他不像沈新宇,沈新宇可以一拍屁股走人,他走不了,他怕自己的秘书生涯葬送在沈新宇手里。

沈新宇还有一个错误,就是跟商人走得太近。这一点王秘提醒过沈新宇,不止一次。官就是官,商就是商,二者可以联系,但绝不能近,更不能越位。尤其是为官者,要主动跟为商者保持距离。商人是什么,是一群逐利的家伙,他们眼里永远只盯着钱。甭看现在对你毕恭毕敬,那是因为你手中的权力能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一旦大权旁落,哪个还理你?这是其一。其二,如今官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出事的也越来越多,不久前粤州一民营老板出事,结果牵连进去十多号人物。书记卢少波在这一点上做得就比沈新宇好,人家几乎不跟老板吃饭,更不跟老板称兄道弟,只要有这方面的应酬,几乎都推到政府这边来。王秘觉得这里面有名堂。你沈新宇不是好这口吗,那我就把所有的菜都上给你,看你噎得着不?

王秘担心,沈新宇会噎着。最近连着有很多不好的风声传出来,传得很邪乎。沈新宇这边一下子紧张起来,说话做事收敛了许多,已没了原来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气概。高尔夫球场也不去了,那天还叮嘱王秘,让他把那个叫阿馨的模特打发走,给多少钱都行,尽快走,走得越远越好。这事很是难为了王秘,阿馨是他一个秘书能打发走的吗?当时沈新宇跟阿馨搞到一起,也没让他知道啊。后来沈新宇找姜华仁,让姜华仁把阿馨赶走。姜华仁满口答应,这事包在他身上,沈新宇信以为真。阿馨到底走没走,只有天知道。有些女人是钩子,挂上去容易,想脱手,难哪!不过这都是小事,不就女人嘛,起不了多大风浪。王秘担心的还是卢少波这边。近期卢少波的表现异常诡异,活动也很频繁。沈新宇活跃的时候,他这个区委书记显得非常低调,遇事不表态,开会很少做报告,好像闲角一样,往省里去的次数也很少。最近卢少波却连连往省里跑,上周五还在省城设宴,宴请省纪委第一副书记呢。消息是别的秘书告诉他的,他到现在都没敢跟沈新宇说。一想到卢少波,王秘心里就有种很危险的怕。是怕,不是担忧,这两个词在仕途里的意味还是很不同的。沈新宇从开始到现在都没处理好跟卢少波的关系,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过分或无节制地放大了自己,忽视了区长只能是书记的配角这一仕途法则。或许他认为自己背景深厚,树大根深,可以不遵从仕途规则,其实他错了。规则之所以成为规则,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大家都来遵从、都来维护,都认为这么做合适,不然,怎能成得了规则?不管是明规则还是暗规则、潜规则,只要能存在、能盛行,就有它的合理性。偶尔坏一下规则可以,但如果一个人把破坏规则当成乐趣,天天去挑战规则、超越规则,这人就会成为规则的敌人。你开罪的将不只是卢少波一个人,而是所有在规则里活着的人。当然,沈新宇也意识到了危机,不然,北京这位贵客就不会在这时候来。

从沈新宇见完客人后的气色看,客人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对仕途的干预能力也应该很强,不然,沈新宇的心情不会这么快转好。王秘也是冲这一点,才将伊和平到天塘的消息告诉了沈新宇。没想到沈新宇听完后说:“伊和平是谁啊,我认识他吗?”

王秘一怔,仔细观察沈新宇的表情,知道沈新宇并不想见伊和平。可有些人不是你不想见就可以不见的,正如有些人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一样。在王秘看来,沈新宇应该约见伊和平,谈什么不重要,伊和平说什么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给他一个态度,让他缓和下来,不要狗急跳墙地乱来。像伊和平这种人,本身缺少分量,也不是什么大腕级人物,跟姜华仁不能比,跟温启刚更是不能比。这种人你可以蔑视,可以将他排除在关系网之外,但是千万别忘了,这种人最容易干的事就是冲动。鱼死网破这种事姜华仁不会干,温启刚是干不出,但伊和平绝对能干出。因为他输得起、破得起,他拉你下水,等于是赚了。这么想着,王秘又不甘心地说:“就是华宇那位老总,香港林小姐介绍过来的,您在龙首山庄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