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人真心剿匪,有人假意销烟(第6/26页)

两人好半天沉默,余成长突然想到了王顺清的第一句话:“你刚才的意思是说,要治海风通匪罪的是胡不来,而不是古大人?”

王顺清反问:“你认为这有什么不同吗?”

余成长想了想,说道:“当然不同。二十万不是小数目,我需要知道,这笔钱,到底是谁想要。”

王顺清暗喜,这个余成长,果然是脑子转得快。但他不能说明,只是问:“你想怎么做?”

余成长心里已经有了想法,问:“你告诉我,这个数字,是谁开给你的?”

“这个,我还真不能说。总之,有人让我给你传话,该说的,我已经说了。”

回去后,余成长想了两天,终于想明白了。王顺清说,有人托他带话,但他的语气态度,却不像是带话,更像是暗示自己什么。暗示什么?暗示自己去找人,去活动,而不是去送钱。如果要钱的是古立德,他该去找谁活动?乌孙贾?恐怕没用。既然王顺清有这种暗示,就说明,只要自己找对了人,就一定有用,而且是很好的效用。

再仔细想,自己一进去,王顺清便说,胡不来想定海风通匪罪。看来,这句话才是关键,托他转话的人以及想要二十万的人,都是胡不来。既然是胡不来,找人的时候,应该找谁?沿着这个方向想,余成长恍然大悟。这二十万,原来不是古立德要的,他初当县令,哪怕想贪,也不敢让一个师爷明目张胆地出面。

余成长带着二十万的银票去了黔阳县衙,找到了古立德,将银票递给他。

古立德接过银票,脸色立即变了,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余成长故作惊讶:“有人给我传话,我按传话准备的呀,难道不是二十万?大人请明言,是多了,还是少了?我马上回去准备。为了救儿子,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也只有华山一条路了。”

还需要多说吗?古立德自然明白了,余海风被自己关在大牢啊,有人想借此机会大捞一笔呢。古立德说:“余掌柜,银票你拿回去。我之所以关押令公子,是因为他实在不像话,需要给他一个教训。现在,关的时间也到了,你把他领回去,自己好好教育吧。”

于是,古立德下令将余海风放了,同时,他开始追查,到底是谁向余成长索要二十万两银票。如此一来,把胡不来吓坏了。钱,他自然是不敢要了,为了过关,他抛出了主簿赵廷辉索贿一事,暗示,很可能是赵廷辉向余成长索贿。

古立德目前的第一大任务是剿匪,第二大任务是禁烟,至于反贪,暂时还不能开始,所以,将这件事悄悄地压了下来。胡不来也因而暗出了一口长气。

余海风出来之后,才知道爷爷过世。余成长把他带回洪江,对他说:“你去爷爷的坟前跪着吧。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回来。”余海风因此在爷爷坟前跪了三天三夜,昏倒之后,才由家人抬了回来。

余兴龙七七这一天,余成长把三位兄长,两个姐姐余成欣、余成永,大姐夫王顺朝,二姐夫刘承忠请到了自己家中。正厅挂着余兴龙的画像,两边摆放着两排椅子,余成家、余成业等在两边坐好,崔立坐在最末的一张椅子上,双手捧着一根棍状被红布包裹的东西。余成长,崔玲玲,余海风,余海云,刘巧巧,余海霞一家人站在崔立的椅子边。

余海风一看这个情形,就知道,今天自己要受家法了。余家的家法是祖先传下来的一根细竹鞭子,以惩戒违犯家规的后人。几十年来,余家的后人循规蹈矩,很少有敢违犯家规的。二十多年前,余成长带崔玲玲和孩子回家,受过一次家法,还被分家出来单过。之后二十年,余家后人没有一个受过家法。

余成长脸色铁青,余海云表情严肃,刘巧巧心中焦急,不时暗暗偷看余海风,余海风神色木然,似乎对一切都不在意一般。

“海风。”余成长一声喝,“你跪在爷爷的画像前。”

余海风一言不发,规规矩矩地跪在爷爷的画像前。

余成长走到余海风身边,对大家说:“大哥,二哥,三哥,大姐夫,二姐夫……家门不幸,我教子无方,今天要动家法,教训一下海风,你们给做个见证!”

余成长要教训儿子无可厚非,余成长总觉得父亲是被儿子气死的,请大家来,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余成家、余成业、王顺朝都觉得,余海风的确应该管教了。且不说几个月以前他和妓院的女人闹的事情,单说余海云婚礼前他失踪,之后回来说土匪要来攻打洪江,好好的一场婚礼,草草收场,这完全就是他的闹剧。更为关键的,因为他的过错,余家差点被人敲诈二十万。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以后还会留下怎样的后患,难以预料。胡不来被余成长敲击一下,他会怎样记恨?未来又会怎样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