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人真心剿匪,有人假意销烟(第12/26页)

“不行。那个,我有用。”胡不来说。

“老子日你个乖,你难道想独吞?”王顺清几乎是跳了起来。

“想什么呢?”胡不来说,“张祖仁家有多少家产?如果那五杆烟枪你都舍不得,还能得到他的那些家产?与他的家产相比,那几杆烟枪,又算得了什么?”

“那也不能不明不白啊。”王顺清说。

“有些事,还是别弄那么明白的好。如果要清清白白,张祖仁的所有家产,全都要登记造册。你自己想清楚,明白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王顺清在官场这么多年,许多道理,他是懂的。听了胡不来一番话,他不出声了。

胡不来说:“不会当官的人,只知道赚一种钱,会当官的人,所有事,都可以赚钱,而且,要赚得理直气壮,顺理成章。”

王顺清故意装糊涂:“怎么赚?”

胡不来是师爷,属于官场边缘人,自以为对官场十分了解,但与王顺清这种浸淫官场十几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相比,还是有些距离的。胡不来并不完全了解王顺清心中所想,还以为王顺清糊涂,当了十几年官,连门都没摸清。胡师爷于是当师爷,对王顺清说:“这件事,你先摸个底,造个册,把整个洪江与鸦片有关的人,全部分门别类,每一类都记载清楚。”

王顺清说:“这个事,要完全搞清楚不容易。但如果把大部分搞清楚,还是不难的。”

胡不来说:“我想,主要有这么三类。第一类,鸦片销售商,比如自己运输的,以及接货以后在当地或者外地销售的。”

王顺清说:“这一类,主要是西先生,他是西洋人,难道也要对他动手?”

胡不来说:“西先生这件事非常特殊,先看一看,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怎么处理。除了西先生以外,我们要在洪江找几个典型。这件事,只要你我有数就行了,这几个典型,肯定是要杀头的。”

王顺清吓了一大跳。这十几年来,他确实搞了不少钱,但为了谋财而害命的事,他可从来没有干过。眼前这个胡师爷,为了自己捞钱,竟然连人家的命都要,太可怕了。这话,他自然不能说,只能在心中认定,此人实在是太危险了,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从身边搬走。

胡不来说:“这些人,如果不死,要搞他们的财产,不容易。毕竟,他们活着,财产就是有数的。只有他们死了,财产多少,没有任何人清楚。这样,我们的余地,才会大得多。”

王顺清轻轻地哦了一声。

胡不来接着说:“还有一种人的钱可以搞,就是那些吸鸦片的人。如果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就生不如死。让他们的亲属缴一笔钱,才能放人。”

花蝴蝶说:“这真是个赚钱的好门路,那些抽大烟的人,根本不可能戒掉,就可以抓了放,放了再抓。”

胡不来说:“花妹妹说得对。这是一门很好的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

王顺清说:“按你的意思,这烟会一直禁下去?如果一直禁下去,这笔生意,大概做几年就没有了。”

胡不来摆了摆头:“我估计,根本禁不下去。”

王顺清又是一惊:“禁不下去?”

“你不看看现在是什么世道,你也不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在谈禁烟。”胡不来说,“这个世道,到处都是贪官。贪官肯定不希望禁烟,只是一小部分清官闹着禁烟,当然,也有一部分贪官,看到禁烟有利可图,就跟着一起闹。这些人,能成什么气候?他们还能把天下的贪官全杀光了不成?杀不光,贪官就会杀他们。”

花蝴蝶又说了一句不知深浅的话:“那不是说,这个世界,贪官永远都会横行下去?”

胡不来说:“贪官不是横行。贪官也要生存。官场如果没有了贪官,也就不叫官场了。人们为什么要当官?不就是为了黄金万两吗?没有财富没有美色,谁还有动力去当这个官?”

※※※※※※※※※

朝廷刚才下发圣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林则徐丝毫不敢停留,打点行装,前往广东上任。一场震惊世界的禁烟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古立德剿匪,大奏凯歌而还。

事实上,古立德的所谓奏凯歌,水分大得很。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上次剿匪,被土匪大败,这次若是再败,自己肯定玩不下去了。而土匪极其嚣张,他也完全没有把握一次击败土匪。相反,他只需要一次所谓的胜利。

古立德需要这次胜利,有两大原因。其一,他需要向朝廷报功,以稳固自己的地位。否则,他若在黔阳县禁烟,朝廷中只要有人拿他剿匪失败说事,他的麻烦就大了。其二,他在黔阳禁烟,必须不能有任何干扰。如果他在前面禁烟,土匪在后面闹事,他就会两面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