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第12/37页)
胡不来道:“除此之外,大概也没有别的办法吧。”
王顺清却摆头:“此事万万不可。”
胡不来和杨兴荣都不明白,问:“为什么?”
王顺清说:“野狼谷在三县交界,主要在洞口。此前,彼此还可以相互推诿,这匪可剿可不剿。而现在,打了这么大一场败仗,匪就必须剿下去,而且还只许胜不许败。继续剿下去,怎么剿?靠黔阳一县之力?肯定不行,必须另外两县配合。古大人若是将此次剿匪失利的责任推给另外两县,只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朝廷认可古大人的意见,将两县革职查办,另派新人。二,仍留用,戴罪立功。”
胡不来说:“这两样结果,都不好。另委新令,新人来了,是否听古大人的,难说。搞不好,面和心不面,甚至背后撤台。”
王顺清说:“道理就在这里。留用也麻烦。既然古大人参了他们一本,他们定然恨之入骨,出勤不出力,甚至可能暗中加害古大人。”
“这么复杂啊。”杨兴荣说,“若真是如此,这匪恐怕就没法剿下去了。”
胡不来已经接受了王顺清的意见,心中有了主意。可他不说出来,而是问王顺清:“那依王大人的意见,该怎么办?”他破天荒地称了王大人。
王顺清说:“责任,必须有人来负,但两县县令,不能负这个责任。不仅不要他们负责,古大人还要在朝廷替他们开脱,向朝廷为他们表功。他们感谢古大人不参之恩,就可能在剿匪事宜上面,给古大人极大的便利。若能达到这一效果,反倒是坏事变好事了。”
杨兴荣说:“高,实在是高招。”
胡不来关心的是别的,问:“那责任谁来负?古大人?”
王顺清摆头:“古大人当然不能负这个责,否则,古大人就要被朝廷革职查办了。但是,古大人又必须找出一个人来负责。找谁呢?这个……这个,还真是不好办啊。”
王顺清耍了滑头,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人选,就是不肯说出来。而他没有说出来的名字,胡不来自然也想到了。胡不来的意思,原本是想让王顺清说出来,最后,人家要怪的话,就怪王顺清出了馊主意。
他们想到的这个人,就是叶世延。
正当王顺清和胡不来在山上密谋的时候,王顺喜家里出了大事。
为了办父亲的丧事,王顺喜忙了多天,下山后,洗了澡,换了衣服,一身的清爽。到了晚上,王顺喜要上自己的床,张文秀觉得不妥,便说:“要不,你睡隔壁去吧。”言下之意,夫妻俩若是睡在一起,你大概是忍不住的。可现在是大丧期间,不能做这种事啊。
王顺喜说:“我在山上都住了几天了,现在好不容易回到家,还不让我好好睡个安稳觉?”
张文秀见丈夫坚持,也不再说什么,便上了床。结果被张文秀料到了,两人一躺上床,王顺喜就要办事。熬了这么多天,身上的火越积越大,不泄一泄火,他哪里睡得着?张文秀好言抚慰,希望丈夫忍一忍,可王顺喜哪里忍得住?不断地动作,竟也把张文秀惹得火起,两人于是做了起来。
才做到一半,王顺喜惊叫:“我的脚,我的脚。”
张文秀大惊,翻身而起,点亮油灯,问:“你的脚怎么了?”
王顺喜说:“我的脚,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张文秀撩起被子一看,吓坏了,王顺喜的双腿竟然是黑的。那时的人迷信,张文秀因此认定,应该是大丧期间做那事,冲撞了神灵,遭到了天谴。张文秀说:“叫你莫做,你一定要做,现在这样了吧。这可如何是好?”
王顺喜说:“快,快去请回生堂的蔡神医。”
张文秀匆忙下床,一看,自己还光着身子呢,连忙返身,手忙脚乱,帮王顺清穿了衣服,又穿了自己的衣服,才冲出门,大声喊叫:“王嫂,王嫂,老爷不好了,快去回生堂,请蔡神医来。”
王嫂答应一声,离去。张文秀返身进门,抱住王顺喜的双腿,急得大哭起来。
“哭什么哭?我还没死。”王顺喜愤怒地叫道,“去,你去把三哥叫来。”
张文秀心想,你是不是糊涂了?三哥在父亲的坟上呢,从嵩云山到这里,一来一回,好几十里路啊。何况,三哥是官府的人,按照大清的规矩,守制期间,是不能下山的,否则,被人参上一本,一定要丢官。
张文秀说:“要不,我去叫大伯二伯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