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才玉女惊身世(第9/11页)
郑温脸上现出笑容,说道:“那么,你答应了?我求你出山辅佐天后陛下,天后陛下没有忘记你,她说你是一个有本领的人,就可惜眼光太短小了。不过,这也并不要紧,只要你在天后身边,渐渐你就会明白过来了。”长孙均量怒气上冲,若非郑温是他的老朋友,而且又是个垂死的人,他几乎就要破口大骂,他斜眼一瞥,但见郑温脸上露出期待与恳求的神情,而且“天后”这两个字在他口中说出,竟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虔敬!长孙均量咬紧嘴唇,沉声说道:“郑兄,我以为你是求我替你报仇,你知不知道是谁暗害你的?那就是你的天后陛下!”郑温嘶声叫道:“不,不,你杀了我我也不信,呀,长孙兄,你到底还是固执成见,不肯答应我了?我,我,死不瞑目!”力竭声嘶,说完了这句话,竟尔溘然长逝!
长孙均量叹了口气,说道:“郑兄,你的确是死不瞑目,连谁是你的仇人,都不知道!你是临死糊涂,迷失了本性了!”
然而上官婉儿看得清清楚楚,郑温临死之时,一点也不糊涂,正因为这样,却反而令得上官婉儿糊涂了!她刚刚解开了七年来横塞胸臆的疑团,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如今又压上了更重的疑云,面对着一个更复杂难解之谜:武则天,她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为什么郑温在临死之时,不先追查自己的仇人?甚至对着自己的知己,连一点后事也不交待?不挂念自己的家人,却反而挂念武则天?为什么武则天能令他这样心悦诚服?一个人,能令别人死也不能忘记的人,怎么样也该有点好处吧?但是武则天在长孙伯伯的口中,却是个万恶不赦的女魔王。
而且,最重要的,她还是杀了自己祖父和父亲的仇人,若说武则天是个好人,那么,难道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反而是坏人了?“不,不!爷爷和爹爹无论如何不是坏人!”她忆起了祖父慈祥的面貌,父亲幼时候对她的教诲。她所接触过的人,谁都称赞她的祖父和父亲是既博学而又正直的大臣。至于长孙伯伯,她七年来和他相处,衷心佩服,若说长孙伯伯是个坏人,她死也不能相信!
长孙均量叹口气道:“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太宗皇帝东征西讨,南征北伐,扫平十八路反王,费尽无穷心力,挣来的大唐天下,铁桶江山,想不到竟是这样轻轻易易地丧送在武则天手上。我忝为先帝大臣,岂肯向这妖孽低头?我也真为太宗皇帝不值,他这样英明,在晚年的时候,竟会被武则天迷惑!”
上官婉儿道:“听说武则天曾做过太宗皇帝的妃嫔,那是真的吗?”长孙均量道:“怎么不真?她最初入宫的时候,被封为‘才人’,没多久,太宗皇帝死了,她和一些妃嫔被撵出宫廷,在感业寺做尼姑,不知怎的,高宗皇帝会看上她,将她从感业寺接回来,又封为‘昭仪’,高宗皇帝是太宗皇帝的亲生儿子,儿子要了父亲的姬妾做妻子,这乃是本朝的一大丑事,我当时还在朝为官,就因为气她不过,才告老回家。”
长孙均量歇了一歇,又道:“若然高宗皇帝只把她当作宠妃看待,也还罢了,他却把国家的大权都交付给她,将正宫娘娘废了,立她为后,如今连江山也改了姓武的了。”上官婉儿道:“我小时候也听爹爹说过,听说是王皇后先陷害她。”
长孙均量道:“不错,那是因为王皇后已看出她的野心,想把她除掉。可惜王皇后所用的方法太笨了,她听信术士之言,雕了一个木偶,当作武则天的替身,以为用符咒可以将她咒死,哪知反而给武则天拿住了把柄,迫高宗皇帝将她废了。”歇了一歇,又道:“武则天的心狠手辣,真是出于常人想像之外,她的姐姐韩国夫人私通皇帝,被她知道,立刻把她的姐姐毒死了。儿子反对她,连儿子也毒死了。这位被毒死的太子是她的大儿子李弘,现在被眨到巴州的废太子是她的次子李贤。第三子李哲做了几天皇帝,又被她贬为卢陵王远谪潞州。现在在她身边的是第四个儿子,名叫李旦。听说也已被贬为预王,并且要他改姓武,方许他做“皇嗣”,真真是荒谬之极!她掌权以来,杀了三十六家贵族大臣,我的堂兄长孙无忌和你的祖父、父亲就是她杀的!”
这些事情,本来有大半是上官婉儿早已知道的,现在再听一遍,更觉入耳惊心,心中想道:“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当真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扬东海之波,涤恶不尽!怎样也辩解不了。我岂能因一封书信和郑温临死之言,就将她饶恕?”心志一决,昂头说道:“我听伯伯的话,一定要将她手刃,为父母报仇!”
长孙均量微笑道:“好孩子,你去吧!”上官婉儿拜了四拜,从后门出去,在下山的路上,回头遥望,心中万感交集,不胜辛酸。这时长孙兄妹正在山上给李元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