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11/12页)

无欲禅师微笑之后,说道:

“贫僧的伤势,虽是严重,但如果当真获得毒龙丹,却可霍然而愈,绝无疑问。”

巩贵马上接着道:“此丹虽是当世至宝,珍贵无比,但大师若是有意,马上就可获得。”

无欲禅师摇头道:

“帮主当然也明白,贫僧对自己一条性命,并不十分重视,你不妨再试一下,瞧瞧手下出不出来?”

巩贵正有此意,因为他已再三想过一奇怪的现象。

在他本人这一方面来说,他乃是先命手下人屋,自己守在外面,仔细查看过没有敌踪,这才进来。

而他第一次发出命令时,厨下的声响,果然马上停止。这一点证明这些声响,乃是他的手下弄出来的。

但第二次的命令,却没有反应,假如那名手下已被敌人制住,则锅构之声,怎会依令停止?

因此,唯一解释,必是那手下没有听到第二次命令。他想再试一次之故,便是因为作此推测。

当下撮唇发出一下哨声,他内功深厚,是以哨声虽不高亢,却能传出甚远。

两人静静的等候结果,无欲禅师已有了决定和安排,所以反而很希望巩贵的手下出现。

又过一阵,巩贵皱皱眉头,道:“这是怎么回事?走,咱们去瞧瞧。”

无欲禅师亦觉得十分不解,忖道:

“假如是大尊者或清凉上人来到,把巩贵的手下制服,则这刻应当现身对付巩贵了,为何悄无动静呢y

他的确想一知究竟,当下同意道:

“好,咱们瞧瞧去,如果贵手下擒下了李氏女子,贫僧倒要看看帮主如何发落?”

他们一齐行去,经过右侧的房间,又穿过一重小院,便到达了厨房。

他们在天井处就停步,因为厨中的情形已是一目了然。

但见地上躺着一个人,似乎已经死亡。

看那衣着装束,无疑是海陵帮的人。

此外,厨下还有三个人之多,其中一个是老和尚,背向着天井。

他面对之处,角落中有两个人,一是那甚是风情的李氏女子,另一个则是中年大汉,一手持刀,另一手却抱着李氏女子的纤腰,还抱得相当紧。

无欲禅师和巩贵都齐齐一怔,心中惊疑交集。

无欲禅师认得那个老和尚,正是五老会议派到此地的第一号人物清凉上人。他惊疑之故,便是因为以清凉上人的武功造诣,何以会形成目下这等局势?

要知目下的局势,显然是那个持刀的中年大汉,劫持了李氏女子作为护身符,迫使清凉上人不能施以攻击。

照这种形势看来,清凉上人只好把他堵住,而不敢出手进攻,并不为奇,但问题却在最起初之时,怎会形成这等形势?因为清凉上人既是出手杀死了一个,当然是谋定而后动,有绝对的把握才会出手的。

可见得这个持刀大汉,必曾与清凉上人拼过,或者是他居然抵挡得住清凉上人的攻击,又趁隙把李氏女子抢到手中,作为人质。

此人如果能在清凉上人这等一流高手的手底,做到了这一点,则他本人,亦必须是当代高手才行。

这位少林高手很震惊地向那中年大汉望去,立刻发现此人手中的刀竟是缀在三枚钢环的大砍刀。

他禁不住失甭道:“这一位敢是五旗帮的三环追魂辛公权么?”

清凉上人没有回头,口中说道:

“若然是三环追魂辛公权,那就是五旗帮的兵马堂堂主了,无怪老袖聚平生之力的一击,竟不能奈何得他。”

巩贵接口道:“辛堂主忽然驾临此间,可是暗中尾随兄弟而来的?”

他这么一说,那个持刀大汉的身份,已得到了证实。

只听这个大汉洪声道:

“不错,兄弟不幸看走了眼,竟没瞧出这位大和尚,竟是当代高人……”

他一边说,一边急起了浓眉,又道:

“兄弟来迟一步,只见到贵帮之人已被击毙,又见此女与这位大和尚似是相熟,心想如是擒下此女,必有大用,谁知被他一记反击,险些负伤,迫不得已,只好先擒下此女了。”

这辛公权在五旗帮中,固然地位甚高,属于内三堂堂主之一,事实上在武林中,亦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因此他居然把经过一一道出,毫无隐瞒,倒是使得巩贵等人,大感奇怪。

无欲禅师道:

“怪不得这位大师定要堵住辛堂主了,如果换了别的人,他定必先纵你逃走,再行追杀……”

巩贵道:“这位大师是谁?”

无欲禅师道:“他如果不肯宣布,贫僧亦不便奉告。”

辛公权一振手中大砍刀,那三枚钢环,登时发出一阵呛哪的响声,只听他做声问道:

“大师可是生怕被敝帮得知,以致将来没得安宁么?”

清凉上人道:

“可以这么说,因为贵帮能人众多,这一点本来不可怕,可怕的是贵帮之人,行事不择手段,便叫人感到吃不消了。以辛施主这等人物,居然也会做出利用一个弱女子救命之事,余人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