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新锦衣卫(第20/21页)

章逸检查郑芫身上无半个红印子,成绩完美,伸出大拇指赞道:“郑芫,好样的。”但他接着道:“你靠机敏和聪明通过这些埋伏,虽然过得漂亮,可是真实的情况是,你不知何时、何地、到底有没有人埋伏偷袭,还要加上最重要的一点──随时随地的警觉心!干咱们这一行,随时得假设有人要袭击你。”郑芫听得口服心服,连忙行礼称谢。

第三天轮到了老锦衣卫于安江。结果十分令人吃惊,经验老到的于安江居然两次未过。第三次时,章逸打了一个暗号,埋伏的老兄弟们手下留情,让于安江勉强过了关,该施暗器的一枚也没放。于安江瞪着章逸道:“章头,咱们以前可没有这些花样,可怪不得我给您丢人。”

最后一天上场的是朱泛,他头戴军帽,身着锦袍,显得神采奕奕。章逸知道这几人中朱泛的武功和实战经验最强,于是在设计上改变战略。

朱泛在第一个山坳前就遇到强烈的突袭,确实吃了一惊,他施出浑身解数突破重围,转了几个弯并无任何人阻挡,然后在木桥前,突然遭到四面八方的暗器偷袭,红色的弹珠满天飞射。朱泛在这层暗器组成的弹幕之前明显受阻,这时埋伏的锦衣卫刀剑齐上,而他已经通过的山坳处三个锦衣卫又从后面攻击,形成前后夹击、暗器交叉的凶险局面。朱泛大喝一声,施展绝妙轻功脱离战场,直落到山坳上的假石中,无异承认闯关失败。

章逸指挥旗一挥,众锦衣卫立刻改变埋伏策略,重新组合后,瞬时躲入各个隐藏之处,一座假山又恢复了平静。山坳之上只见朱泛盘坐调息,他锦衣卫的军帽在假石丛中隐约可见。

过了半盏茶时间,朱泛站起身来,从假山上一跃而下,开始了第二次的闯关。经过一番苦战,朱泛长呼一声,又一次逃离战场,盘坐在原地运气休息。众锦衣卫再次变换袭击方式,埋伏就位。

然而这一等就等了半炷香时光,仍然不见朱泛发动最后一次闯关。埋伏在桥头的锦衣卫首领忍不住伸出半个头向山坳上望去,见到朱泛戴着军帽动也不动,不知他在搞什么花样?就在此时,一声长啸从背面响起,只见朱泛陡然从后方反攻过来,显然他已从山坳之上施展小巧功夫,瞒过大家到了后方。众锦衣卫一阵愕然,回过神来时朱泛已经呼啸而至,手中钢杖将来袭暗器扫得满天乱飞,一口气逆向杀出重围,安然回到原点。

章逸哈哈大笑,指着留在山坳丛石中的锦衣卫军帽,道:“好朱泛,好金蝉脱壳。你不但不怕埋伏,摔脱了埋伏,反而利用形势,转成你来突袭敌人。这个测验朱泛表现得无懈可击,咱们大伙儿都要向他学习!”

四人通过了测试,剩下郑学士最后一次讲课,结束之时殷殷勉励大家,新的小组人数虽少,却要能发挥拨乱反正的力量。未来逐步招兵买马壮大阵容,要重塑锦衣卫保卫朝廷、为人民主持正义的功能。

郑芫问道:“郑学士,您说前朝两个大案杀了数万人,这算不算正义?”郑洽道:“真正叛逆者固当诛杀,但牵连数万人之数,难保没有冤死之人。”郑芫道:“您说难保没有冤死之人,我却觉得背了谋反叛逆之名而冤死的人,一定多到数不清,咱们应该还他们一个清白,才算公道。”

郑洽道:“你说得不错。但死者已矣,就算冤死了,就算咱们也有心还他们公道,只怕也很难做到了。”他被郑芫一连几问,已经答得吃力。郑芫却不放过,继续问道:“如果有人确能拿出遭冤枉的证据,朝廷该怎么办?”郑洽道:“朝廷已经宣布,只要证据确实,冤者可得平反……”

郑芫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平反?人已死了,财产能偿还给死者家人么?”郑洽肯定地回道:“按朝廷的旨意,冤枉被抄的财产当予发还。”郑芫和朱泛对望一眼,眼中都有一丝笑意。

郑洽讲完最后一课,章逸宣布,大伙儿今晚全部到“郑家好酒”庆祝结训,郑家娘子已应允今夜不对外开放,全店就只一桌好菜,欢迎诸位新锦衣卫。众人鼓掌欢呼。

郑洽、章逸一行人走到“郑家好酒”时,酉时刚过。郑芫眼尖,老远便看到店外的石榴树上系着一只毛驴,她咦了一声,走近一看,那毛驴比她的小黑大一些,眼睛却小一些,看上去便似乎没有小黑那么聪明。她对朱泛说:“有人先我们来了。”

走进店门,只见郑娘子正和一个青年书生在讲话。郑芫见那书生有些面熟,却想不起在那里见过。郑娘子看见郑洽走进来,便大声招呼道:“郑学士,您瞧谁来了?”

郑洽定眼看去,那书生正是胡濙。这一下可是又惊又喜,赶忙上前拱手道:“胡老弟,别来无恙?”胡濙见到郑洽也是大喜,回礼道:“贡院一别,至今未见,可喜老兄官场得意,可喜可贺……”说到这里,忽然转头向郑芫道:“敝人来自少林寺,在少室山下一个深谷中见到了傅翔。他身受重伤,但性命保住了,少林寺的高僧托我转告……”他话未说完,郑芫已轻叫了一声,双脚一软向后便倒,朱泛一把将她抱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