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王者之上 第五章 天知地知(第12/25页)

喀地一声轻响,密道阖起,眼前漆黑无光,四下满布尘灰。众太监禁不起吓,一时莫不如耗子乱窜,又哭又叫。房总管喝道:“乖乖站好,别坠了东厂的威风。”众太监哭哭啼啼,勉强抱做一团。房总管哼了一声,正要取出火石打上,唐王爷却拦住了:“且慢用火。这密道太久没开,怕有沼气。”

房总管答应了,可面前黑暗无光,若无火光相助,却要如何辨识道路?正烦恼间,却见唐王爷伸手入怀,瞬息之间,黑暗里亮起了一片萤光,照亮了整座甬道。

夜明珠来了,只见唐王爷掌中多了一颗宝珠,荧荧生辉,光柔如满月,正是名列稀世奇珍的“出海明珠”。此物藏于深海,夜照寒洋,可说百年难得一见的宝物,唐王爷却拿来当油灯用,足见比人富甲天下,果是名不虚传。

面前的唐王爷真有钱,他的红宝石有鸡蛋大小,他的夜明珠比火把更亮。众太监遇得如此明主,顿时簇拥了过来,垂泪道:“王爷,咱们适才一时糊涂,没了忠心,请您别见怪。”唐王爷哈哈大笑:“诸君何出此言?列位今日既有追随之意,来日自当与本王共享富贵。”众太监听得富贵二字,霎时鼻中喷气,目中发光,悲戚容情一扫而空,全都等着望黑里冲了。

唐王爷笑了笑,便将夜明珠交给了天竺高手,命其当前领路。众人沿途向前,一连走过数百尺,但觉密道晦气恶臭,真不知积了多少泥尘,房总管掩着鼻子,憋声道:“这刘敬也真了得,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挖了这个大洞。”唐王爷笑道:“总管此言差矣,刘总管虽说神出鬼没,能人所不能,可您自己瞧瞧,这密道像是偷偷挖出来的么?”

房总管心下一凛,看这条密道深入皇城地区,若想开凿施工,必然惊动后宫嫔妃。纵是神机妙算如刘总管,怕也办不到。他转了转念头,沉吟道:“如此说来,这莫非是江充所为?”唐王爷笑道:“此言差矣。江充是景泰皇帝的忠狗,他干啥在主子臀下开大洞?”

房总管情知如此,偏又猜想不出,只得道:“这……这莫非是皇帝自己挖的么?”唐王爷叹了口气,道:“答对了。不过这条密道不是景泰朝开挖的……”他伸手轻抚石壁,叹道:“这是隆庆帝凿出来的。”

“隆庆帝?”众太监大吃一惊,看这隆庆皇帝不是别人,而是武英、景泰之父,天下第一正统之君。想他乾纲独裁,根基稳固,却不知为何乱挖自家墙角,莫非想自己闹政变不成?

满场寂静中,没人看得懂道理,房总管老谋深算,登时醒悟道:“我晓得了,这是狗洞!”

古来帝王别的本领没有,开溜功夫最是一等一,一到国破家亡之时,莫不打开大门、急冲而出,还怕少带了金银细软。耳听众太监频频称是,唐王爷却是勃然大怒:“大胆!国在天子在,国亡天子亡!我朝帝王吃百姓的粮,征百姓的税,一旦到了不能保护百姓的时候,便该下手自裁,以示负责!岂会预留密道逃生?”

王爷义正词严,众太监却是眉来眼去。毕竟千古以来,多少先例,前有唐玄宗抱头鼠窜、后有宋徽宗高呼救命,个个都是整破江山之后,抱头鼠窜而去,又有谁肯负责了?至于那些跳海自杀的,多半都是倒楣小孩替死鬼。要说真有一位皇帝与天下共存亡,以堂堂一国天子的身分自杀、以示负责,那还真是千古奇谭了。

房总管干咳几声,自知事涉王家颜面,不好随意讥嘲,便道:“王爷教训得是。只不过这密道是作何之用?莫非是……”他不知如何措词,只得胡乱道:“是供隆庆皇帝捉迷藏的?”

众太监细声偷笑,唐王爷也不好再骂了。他叹了口气,道:“老实说吧,本王今夜之所以进宫,纯是因为宝石主人的请托。她希望查清楚刘敬何以败亡。”

房总管讶道:“这还犯得着查么?当年刘敬是给胡忠出卖的啊。”众太监辈分低,不知胡忠是谁,只是嗯嗯啊啊地答腔。唐王爷却叹道:“也许是吧,不过宝石的主人告诉我,她说这条密道绝非普通地方。也许刘敬得知此间秘密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他的覆亡。”

众太监讶道:“为什么啊?”唐王爷喟然叹息:“宝石的主人说了,这条密道牵扯了咱们皇家的一个诅咒。为了这个诅咒,天下动荡多年,至今犹未平息。”

“诅咒?”众太监面面相觑,一时不得其解。唐王爷叹道:“据说这个诅咒一日不除,将来无论谁登上了帝座,谁都坐不稳龙廷。所以她希望本王能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等日后新君即位,她才能放心离去。”

众人越听越怪,良久无人作声。看眼前这条密道罕为人知,若真是隆庆皇帝挖掘出来的,恐怕琼武川、伍定远等大臣也未曾与闻,只不知唐王爷自称受人之托,却是什么人能把此间秘密托付于他?那人又有什么能耐,居然能挖出前朝古远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