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四大宗师 幽谷离情(第2/6页)
故而还是保持寺庙原本模样。
看那门窗檐拱均雕刻有翎毛、花卉等各类纹饰。庙脊上则塑置奇禽异兽,栩栩如生。
连过几廊,眼前景象叫人呼吸顿止,塑像如林布满大殿,中央是数十尊佛和菩萨,以居于殿心的千手观音最为瞩目,不但宝相庄严,且因每只手的形态和所持法器各不相同,给人一种神通广大之感。
“这就是罗汉堂。”
石青璇望向两侧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她见惯了便不觉得什么,侧目看向周奕,见他很快适应过来。
又解释道:
“真言大师的密宗手印就是在这里练成的,席应的秘法,除了邪帝庙地底石像,其中也有这些罗汉佛像的痕迹,可猜测他曾在这里练功。”
周奕点了点头,漫步走入这有别于现实的神佛世界,目光从姿态各异、疑幻似真的诸般塑像上一一扫过。
席应方才施展的招法中,确实用过这里边的塑像。
这家伙表现出的战力,真是非同小可。
周奕思考的认真,石青璇没有打扰。
等他重新迈开步子,这才问道:“席应是如何将真气控制在体外不消散的?”
“嗯这与窍中炼神有关。”
周奕不由想到,传鹰在战神殿感悟之后,元神离体,神游在外看清自己的样貌。
广成子破碎金刚,元神洞穿虚空。
也就是说,精神散发在体外,不算稀罕事。
“席应将精神外放,这对能气神相合的高手来说,八成都能做到。难的是他不仅有奇思妙想,还以秘法将体外精神实质化,形成骨骼,再将元气披附在骨骼上。”
少女轻轻点头,回忆着方才那一幕:
“他周身真气怪物出现的瞬间,我站得很远,也能感受到一阵精神冲击,和魔门的音功幻法很像。”
“这不奇怪。”
周奕举了个例子:
“譬如每个练武之人都会尝试开窍,在窍中炼神,达到一定程度后,窍神可以融入真气,也可以朝外释放。”
“这时,你将这广阔的天地看作一个巨大的窍穴,我们都在窍中,当精神修炼到极致,能将这天地破碎,席应的秘法一展,精神与元气共鸣,他的目标虽是我,但你也处于这个窍中,能感受到气神共鸣的波动,也就是所谓的魔音幻法。”
石青璇虽对练武没多大兴趣,也听得新奇。
“你会吗?”
“就像这样.”
她双手一合,做了个席天君双手合十的动作。
周奕不说话,她不由笑了:“原来英明神武的周大都督,也有不会的武功。”
“那又如何,败的还不是他。”
周奕盯着罗汉堂的千手佛像,剑眉耸起,从天顶大窍中鼓动精神,实质精神在周身涌现,比席应的精神更为凝练。
如果这时发出斩击,威力自然强绝。
但任凭他想着千手佛像的模样,却也构不成席应展露的实质精神骨架。
这一招的威力毋庸置疑,他却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忽然间,他明白过来:
“是婆布罗干不行,必须要御尽万法根源智经。”
席应掌握的尊教秘术恐怕是智经!
周奕沉思间来回踱步,想到智经这门武功的特色在于能化虚为实。
把空气、水流都变成铜墙铁壁。
这法门颇为逆天,若大尊不死,熬到三大宗师的年岁,绝对是当世顶尖人物。
并且,精神秘法与其它秘术更易融合。
大尊作为漠北邪教老大,在武学方面还是太老实了,碰到有创造力的人,立马就能拿智经开源。
比如影子刺客,只将智经与部分不死印法结合,就创造出恐怖的黑手魔功。
席应这家伙也不差。
不过,他是怎么搞到智经的?
方才抬棺材的时候,已将席应搜了一遍,他身上并无秘籍。
想到这里,难免有点失望。
就在这时,耳旁传来一阵“咔咔”机括响动之声。
石青璇打开了一道机关暗门,罗汉堂一尊靠墙的佛像后,出现了一个小石室,地上有个蒲团灰扑扑的,盖着一层老灰,显然好久没人打理了。
她朝里边一看,把机关阖上,暗门再度消失。
走了几步,又打开一方石室。
这一次,石青璇喊了一声“打扰”,周奕也随她朝里面微微一礼。
那是一尊腐朽的枯骨,呈现打坐姿态,由一位高僧坐化形成,却不知是何时留下的。
“自上代大德圣僧坐化后,大石寺中的高手只剩下了真言大师。但我娘说,这座寺庙曾经也辉煌过,有许多高手。”
“他们在晚年于罗汉堂闭死关参悟禅法,希望把人体当做渡世宝筏,感悟天地奥秘,却无一成功。”
石青璇连续开阖,周奕已看到六具遗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