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2/3页)

有太子时,太子是正统,秦家不会轻易动。

现在,即便萧宴宁不想争,很多人都会推着他往前走。

只是萧宴宁是什么时候看透这些的?他准备做什么?

秦追的心砰砰跳着,他发现自己根本没看透过萧宴宁。

眼下康王一句话,所有人都在用怀疑之色望着他,他会怎么做?

秦追心里隐隐有所期待。

而众目注视之下,萧宴宁笑了,然而他只是嘴角含笑,眼中却满是冷意,他看着康王道:“以前有太子哥哥在,不需要我提出这些怀疑。”

漂亮,秦追心里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康王这个问题十分刁钻,如果顺着康王的话回答,那说什么都错。

说以前就有疑心,那就是别有用心。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别有用心在皇帝心里最面目可憎。

然而要说以前没有怀疑,今日突然起了疑心,那就是在把在场的所有人当成傻子。

这世上没人喜欢被当做傻子,包括皇帝。

萧宴宁这话就挺好,他不是不聪明,他只是一直以皇帝和太子为尊。那些案子都已定性,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不可能越过太子去诉说自己这些怀疑。

今日太子出事,萧宴宁质问瑞王他们是想知道谁泄露了太子的私事。

质问康王,是因为康王的伴读是徐家人,他的岳父是大理寺卿。

三司会审时,别人想进天牢都很困难,可大理寺卿不一样,他想接近季侯爷太容易了。

同时,萧宴宁还用自己强硬的态度间接回应了太子妃的挑衅。太子没了,皇帝还有儿子,还是他这个备受皇帝宠爱的儿子。

各种想法在秦追脑海里流转,他甚至都开始想今日事了,要怎么动用秦家的力量支持萧宴宁。

群臣心思各不同,皇帝看着萧宴宁,神色复杂,他道:“小七,你想做什么?”

萧宴宁:“父皇,宫门又已落锁,百官暂时都出不了宫,季侯爷的案子又有解释不清的疑点,三司官员身上都有疑点,不如趁机查查。”

皇帝还没说同不同意,有官员跳了出来:“此事不可,无缘无故就查朝臣,那日后谁还敢替皇上办案。”

“你不敢,心思清明者自然敢。”萧宴宁斜了此人一眼道。

那人还想说什么,皇帝抬了抬手,他道:“小七,你的想法不错,可没有真凭实据,查起来难免要引起民愤,不合适。”

萧宴宁:“儿臣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父皇觉得不合适,那就等日后慢慢查。”他并不觉得失望,这结果他早就想到了,他东拉西扯这么久也不是为了用几句话给人定罪,他本来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萧宴宁在心里估算了下时间,从宫门紧闭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外面一直注意宫廷动向的人想必已经急了。

宫门突然紧闭,任何消息传不出去,加上之前太子种种针对性的行为,宫外那些人怕是已经认定太子想要强夺皇位。

只要把人全部留在宫里,焦急不安的可不是他。

这时,有宫门守卫匆匆前来禀告,说宫外有异动。

几个王爷府上的府兵都在往宫门集中,说是王府出事了,想要他们家王爷出宫处理府中事物。

皇帝看了瑞王他们一眼。

几个人面色都瞬间难看起来。

他们当时想得是万一太子丧心病狂起来,他们总得有个准备。

现在太子的确丧心病狂起来,可他是对着自己丧心病狂,他们的准备反而像是在逼宫。

萧宴宁轻轻抿了抿嘴,他看了一圈道:“父皇,外面正热闹,不如我们静观其变。”

胡游道:“福王这话好轻巧,刚才听几位王爷所言,里面怕是有误会。如今禁卫和几个王府府兵对峙,若真起了冲突,难免要有死亡不说,还会引起霍乱。福王静观其变不知是何意思,难不成福王想把几位王爷逼宫之事坐实了?”

萧宴宁:“胡大人别给本王扣帽子,本王不接受。”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凌乱的脚步声,萧宴宁心下一紧,他不由地朝殿外看去,这时只见有宫门侍卫再次前来,这侍卫脸上有惊有惧还有不可置信,他道:“皇上,兵部侍郎梁靖派人来禀,说是在京外两百里处发现了平王带来的勤王大军。梁大人说,他已经带京营的将士阻挡住了平王,绝不会让他有机会入京作乱。”

听到这话,萧宴宁松了口气,这才是他要等的消息。

看向胡游道:“胡大人你说得对,静观其变的确不是个好主意。还是让父皇下旨,让他们早点散伙的好。”

胡游:“……”现在是静观其变的事吗?

梁靖怎么会在京郊两百里处?还发现了平王带来了勤王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