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皇帝就那么望着康王等着他回话,康王低着头,双手在宽大的衣袖中紧紧握在一起,他当然可以说自己和平王没任何联系。
但只要梁靖能顺利把平王和他带来的人都给拿下,到时带到御前一审问,一切了然。
平王是藩王,常年驻守通州,未有诏令不能离开通州。其实太子想邀时,他本来也可以拒绝,毕竟储君只是储君不是皇帝,平王可以光明正大的拒绝。当然,平王想入京,他没拒绝的理由也很好,皇帝病重,太子监国,未来的新君开口,他不便拒绝。最重要的是当时时机太好了,太子就跟疯了一样,一个劲儿对付自己那些兄弟,眼瞅着就要犯下大错。
平王表面上带着有着定数的人入京,其他人则化整为零慢慢跟在他身后。
太子如果真动手,那平王就可以打着勤王的名义,第一时间带兵入城。到时里应外合来这么一下子,太子估计也束手无策,事后只要蒋太后表明态度,说太子有谋害皇帝的嫌疑,平王入京勤王就会更加合理。
当然,肯定有一些官员持有不同意见,可史书向来由胜利者书写,哪怕有再多人打包不平再多人去用生命和鲜血讨说法,也改变不了结局。后世人也只能从几页史书上窥探当年的阴谋和诡计。
可惜平王和康王等人千算万算没算到皇帝没病,也没算到太子用死亡给他们下了个套。太子就等着他带兵入城呢。
太子逼宫,平王带兵入城可以打着勤王的名号,太子没了,平王带兵入城,那就是举兵谋反。
太子病逝的消息要是传到平王耳中,那平王可以立刻遣散自己带来的大军。只是宫门紧闭,所有人都被集中在这个殿内,真正的消息根本传不出去,反而给人一种宫里真的发生逼宫事件了。
皇帝原本以为自己病一场会试探出太子,结果太子没了。
以为会试探出静王,结果试探出了瑞王和康王,还有……还有福王萧宴宁。
在他记忆中,康王一直病病殃殃的,除了吃药还是吃药,除了咳嗽还是咳嗽,结果竟然这般有野心,还和平王联手。
至于萧宴宁,皇帝的视线从康王身上落在萧宴宁身上。
萧宴宁垂着眼站在那里乖乖巧巧一副和和善善的模样,皇帝看到他这样子都快气笑了。
他以为除了一张毒嘴做事最省心的孩子结果背地里收拢他的贴身内监不说,还联合兵部侍郎把京营将士都给调动了。萧宴宁要想谋反,怕不得从外杀到里,把皇宫都给染成血色。
萧宴宁并没有注意到皇帝的眼神,他低着头心想,要是他是平王,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带兵勤王入京后,他就趁乱杀掉所有皇子,管他有没有合作,到时统统都栽赃到太子身上。
到时,皇帝没了子嗣,平王就可以继位。
也不排除康王和瑞王知道平王的心思,反杀回去。
不过作为站在平王对立面的皇子,今日哪怕皇帝真病得起不来身口不能言,萧宴宁也不会给平王入京的机会。这就是他让梁靖带兵前去截击平王的缘由,梁靖绝不会让平王威胁到他。
皇帝要是没病,梁靖就带着平王入京受审,皇帝要是真病了,平王就是野心勃勃的乱臣贼子。萧宴宁决不允许平王入京,也不允许蒋太后仗着长辈身份拿孝道压制他。
事情真到了这一步,里应外合的人就是他和梁靖,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康王紧闭双唇不吭声,萧宴宁垂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静王刚回过神,慎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好像知道发生了什么,又好像不是很清楚。
于是皇帝看向瑞王:“你和平王也在单独联系?怎么联系的?”
瑞王没康王能忍,听闻这话他面无表情道:“是,儿臣是通过六弟联系上平王叔的。谁让六弟蠢,以为淑妃娘娘和祖母有几分血缘关系,平王叔就会全心全意支持他。”
被他骂蠢的静王:“……”
他的确有点蠢,瑞王这些年一直帮衬他,他还以为是真心,结果瑞王是想踩着他登高。
怪不得他们三个加在一起也抵抗不了太子,心都没在一个地方,怎么比得过。
皇帝:“你也想要朕的位置?为何?”
这句话不知怎么刺激到瑞王了,他神色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声音尖锐一脸愤恨:“儿臣也是父皇的儿子,别人也能要,儿臣为何不能要。”
皇帝:“朕怕兄弟阋墙,所以早早封了太子。你已是王爷,还有何不满足?”
瑞王冷笑:“王爷和王爷一样吗?同样是儿子,我们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和萧宴宁一样吗?”
萧宴宁:“……”
父子吵架就吵架,扯他做什么。
瑞王不管这些,他失了规矩和体面,直视着皇帝质问道:“儿臣的母亲顺妃,父皇可还记得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