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3页)

萧宴宁每每听到这样的讨论都觉得无语,在他看来,就算处在同一个年龄段,那也是季家有才子秦家有英雄,根本无需比较。两个有名且相貌出众的读书郎,一个手段圆滑,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堪称世家典范,一个冷清却不孤傲,懂世俗却不沉溺世俗。

都是挺好的人。

也得亏季洛清性格冷内心强大,不是那种心思狭隘者,别人说别人的,他做他自己的,什么时候都不受影响。

若是寻常心高气傲者,早就被这些言论给刺激到了。

萧宴宁离开茶楼,站在大街上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宫里不好随便进,几个哥哥那里也不大欢迎他。

安王和梁靖回京也好,至少自己无趣烦闷时,可以有两个排解郁闷之地。

萧宴宁脑海里明明在想着安王回京的好处,然而他内心一片冰冷。

他冷眼旁观着整个事件。

安王这个时候回京,算是一件好事吗?

眼瞅着都快把西羌给彻底打趴下了,安王却被召回京。

表面上是芸妃母族出事,可萧宴宁却忍不住想是刘海和明雀从西境回京后对皇帝说了什么,让皇帝对安王起了疑心,还是有人想抢这份泼天的功劳。

这仗都打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眼下这场景,摆明是觉得萧宴和军中威望太盛了。

萧宴和要是真能带领西境军把西羌给灭了,哪怕他身上流淌着异族的血,他也是皇子中第一人。一个手中有实际兵权又有这般大功劳的皇子,到时就连太子都没办法压过他的锋芒。

所以,事到临头,安王只能归京。

皇帝呢,做出这个决定应该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原因。

但皇帝就不怕犯了临阵换将的大忌么。

也不会 ,萧宴和本来就不是那样的人。

即便是回京,也不会拿西境将士的命开玩笑。他会安排好一切,后面接替他的人只需要按照原定计划行事,至少不会出大乱子。

不过回京也好,萧宴宁又想,安王能在西境打仗打了这么久,朝堂上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

有皇帝压着,粮草和军饷一直紧着西境那边来。

仗打了四年,死了不少人,募兵过多次,粮草和军饷真的有点吃力了,朝堂上的怨言也原来越多。和西羌最后一战也不是立刻就会打起来,就如同梁靖所说,估计要等要来年有合适的机会才能分出胜负,中途趁这个机会回京看看也好。

又或者这就是皇帝的本意。

近来皇后母族频频出错,太子在朝堂上频频被压制,威望远不如以前。

安王一直以太子为尊,若此时回京,对太子来说是一大助力。

萧宴宁把所有能想到的情况在心里分析了一通,自己把自己给安抚好,那颗烦乱的心又慢慢平静下来了。

话虽如此,他倒要看看,谁能接替安王去西境带兵。

萧宴宁刚走两步,心下蓦然浮出当今兵部尚书柳宗的名字。

当年梁绍兵败,就是柳宗率军前往西境,最终把野心勃勃的西羌大军打了回去。

只是当时碍于困境,大齐最终还是丢了青州城。

柳宗这些年一直是纯臣,和哪个皇子的关系都很平淡。

若皇帝派柳宗前去,除了对萧宴和不公平外,这也是一个好人选。

想着这些,萧宴宁突然觉得有点头疼。

朝堂上都是利益牵扯,权贵世家如此,清流之辈也一样。

自古以来,好像也没几个完全相信臣子的君王。

而那些臣子呢,就算是所谓的纯臣,私下里说不定早就对某个皇子有了偏爱之心。

当然,也不是绝对,只是大部分如此。

萧宴宁慢吞吞地回福王府,路上遇到了慎王的马车。

萧宴宁正好走得腿疼,便拦下了马车让慎王送他回福王府。

慎王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但他了解萧宴宁的性格,要是只真拒绝,这人没脸没皮说不定要在大街上嚷嚷他不是个好哥哥,于是慎王忍着烦意让萧宴宁上了马车。

刚刚坐稳,马车缓缓而行。

慎王马车里面布置的很舒服,萧宴宁如同在自家马车上,很自然地拿了块糕点放进嘴里。

看他那豪迈的吃相,慎王撇了撇嘴。

“三哥要回京了,七弟开心吧。”马车快到福王府门前时,慎王突然幽幽道。

萧宴宁看了他一眼,一脸郁闷:“三哥几年没回京,听到他能回京,我自然开心,五哥你不开心吗?”

慎王一脸悻悻:“我,我当然开心了。”

萧宴宁打量着他:“看着脸色不像很高兴的样子啊。”

慎王:“……”什么才叫高兴,他在马车上翻个跟头才叫高兴吗?

正巧外面马夫禀告说福王府到了,慎王冷冷一笑,亲自掀开帘子:“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