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4/8页)
“论口感,土豆有两种,一种是粉质的,一种是蜡质的。粉质的适合油炸和做成汤。蜡质的适合炒土豆丝。
这里的气候适合种粉质的土豆,粉土豆的淀粉含量高,炸出来以后会很脆,放一段时间,也不会变得软趴趴……”
王雪娇不懂卖菜要经过多少环节,但是她懂什么土豆应该怎么吃。
这里的人只知道种出来的土豆,有些皮很薄,切出来脆脆的,有些皮很厚,放锅里炒很容易断开,但是炖羊肉比那种脆的好吃。
听王雪娇说得头头是道,有人不由感叹道:“你们外国人也这么懂土豆啊?”
王雪娇笑道:“外国也有很多地方是拿土豆做主食的,整天和土豆田作街坊,困了睡着它睡,乏了靠着它坐,荒年间想吃它吃不着,还饿死人了咧,眼睛里天天见它,耳朵里天天听它,口儿里天天讲它,各种品种我肯定是认得哒~”
咦?好像这段话在哪里听过,算了,这不重要。
一个县长好奇:“你说的是哪个国家嘛。”
王雪娇回答:“英国,知道吧?挑起两次鸦片战争,差点让中国亡国的那个,他们的名菜就是炸鱼和薯条。不仅是他们国家本土,就连他们的殖民地,也都吃它,而且不像你们,吃得都不想吃了,能吃面粉的时候,还是想吃面粉,实在是穷得没法过了,才想吃它。
英国以前有个殖民地,现在独立啦,叫澳大利亚,在它的西边,有一个叫珀斯的城市,这个城市里有一个F开头的镇子,我去过,因为听说那里有很好吃的东西。我到那里去一看,嚯,你们猜他们的美食是什么?炸薯条!!”
王雪娇把四根手指一并:“他们的炸薯条,这么粗!切成条,往滚油锅里一丢,他们可爱吃啦,连码头上的海鸥都爱吃!我那一包薯条,有一半被海鸥抢走了。”
“噫,外国人咋这么爱吃土豆,连外国的鸟都爱吃?”
这里的人从来没想过用那么多的油去炸土豆,也根本想象不出来薯条、薯片是一种什么东西,凭什么就这么招人爱,他们吃土豆,就是放在锅里蒸着、煮着、炒着,要不是实在没东西吃,真不想吃。
王雪娇又对他们说:“不过我说的麦当劳和乐事,他们对土豆的品种是有要求的,你们可不能瞎种啊,要是乱种,收获上来,结果卖不出去,那我可不负责。”
“品种?那不就两种嘛?脆滴、面滴。”
王雪娇笑道:“那可不一样,人家要大!你们这里的土豆,大的大,小的小,人家要的土豆,都是大的,还有比我的脸都大的呢。”
“有这么大的土豆?”
“有哇,夏波蒂土豆。”
“噫,土豆还起个洋名嘛。”
“它就是洋土豆呀。”
王雪娇笑笑,对各位领导说:“大城市里要土豆的地方多的很,但是要人去跑,不能什么事都靠坐在办公室里、在会议室里就定了。”
除了土豆,她也提了双孢菇的事情:“漳州现在种植技术最成熟,也有成套的加工技术,你们可以跟漳州的人谈谈嘛,要是市跟市谈不拢,那就找省一级,再不行,不是还有国家扶贫办嘛,你们又不是什么都不干,伸手就要扶贫款,有项目,有想法,得到援助的机会就大得多。”
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带着项目去找援助,他们以前没干过,以前去省里都是去要扶贫款、救济金,刚开始还能要到,后面就吃闭门羹,被各种理由推诿,还暗地里被人说“山狼又来要饭了”,更难听的都有。
说实在的,已经被拒绝怕了。
王雪娇看着他们,也懒得再多说什么:“据我所知,国家现在很重视扶贫工作。我看各位还很年轻,难道就不想进步了吗?”
她的“进步”说得很用力,在座各位,懂得都懂。
其实大家心里都想更上一层楼,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都不能说出口,这样显得自己的思想很不正确。
他们被叫来的时候,想的是这个华侨,投资办培育基地、投资办厂、全部无差别收购,群众只管听命令,低头干活,等交付之后收钱就行了。
所以,他们才会兴冲冲地赶过来。
没想到不是这样的,什么都得他们自己去谈,自己去想……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连省长都没见过,这个华侨居然还跟他们说找国家扶贫办,人家会理吗?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最关键的是,他们并不觉得王雪娇说的产品有什么好的。
马铃薯,他们从小吃到大,完全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更不觉得城里人会花重金吃马铃薯。
双孢菇,闻所未闻,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真的有销路吗?谁爱吃啊?卖给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