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2/3页)

赵三壮举了举手里的短刀,龇牙咧嘴道,“我去说,谁要退怯,当场送他个全尸!”

赵青山捏他的肩,“就你这身板,好好守在三娘身边就行了,其他事交给我。”

说着,向赵三壮展示自己粗壮的胳膊,“我可不是好惹的主。”

不等赵三壮反驳,大步往村里去了。

他一块地一块地的走。

日头升高,地里的人默契收了家伙回村吃饭。

吃完饭便拿了家里的锄头,镰刀等铁器去井边乘凉。

井边有两块磨刀石,大家轮流磨刀,擦擦擦的声音直到天黑才消失。

明月高悬,围墙里的尸骨在月色下泛着森然的光,村民们裹了衣物,把孩子送到赵青山院里,“去吧...”

孩子们不哭不闹,安安静静走了进去。

赵青山摸摸他们的头,“别怕。”

送走最后一个孩子,他挪动石板把密道口盖住,完了又抱柴火铺在上面。

出去后,见院外站着许多面露不舍的人,指着月色道,“运气好,谁都不用走。”

条密道是所有人的后路。

他希望他永远都不走密道。

院外的人点头,脸上闪过果决,“是。”

“点燃火把吧。”

既是要把人引下来,火把就不能太亮。

巡逻的人也不能太多,否则引起怀疑,那些人不出来怎么办?

村口住的俘虏打头阵巡逻,其余人抱了竹席沿小路铺开。

大家背靠着背,锄头长刀等物什被抱在怀里,静静望着玉盘似的夜空发呆。

赵青山巡逻回来,看大家浑身紧绷眉头紧锁的样子不禁道,“睡一会儿吧,有事我会喊你们的。”

“睡不着啊。”双手紧抱锄头的庞大娘压着嗓音道,“我怕阖上眼就再也睁不开了。”

她没活够,还不想死。

赵青山劝,“干了一天活,累得头晕眼花的,不赶紧睡一会儿,待会儿挥不动锄头怎么办?莫怕,晚上我守着,绝不让你们悄无声息的死了。”

庞大娘还是睁眼望天。

不是不相信赵青山,而是嗜血者太凶狠了,没准一露面就一口咬死赵青山。

她朝赵青山摆手,“我不困,你忙你的吧。”

赵青山和赵三壮商量轮流守夜,这会儿围墙附近没人,得去哨楼上瞧瞧。

于是,他也不再多言,余光瞥到摇扇的梨花忍不住说了句,“有你三壮叔,你别怕,尽管睡。”

梨花把手里的蒲扇给他,“我这就睡了。”

那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动手,她可不想干等。

身子往竹席上一躺,立刻闭上了眼。

昨晚在山里睡的,睡得并不好,此时有叔伯守着,很快便睡着了。

地上的热气氤氲,竹席暖烘烘的,梨花感觉自己脖子上有汗,但当她渐渐感觉到凉意时,袖子被人用力的扯了扯。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看着她。

“三娘,听到了没?”

月亮隐去,夜色黑了下来,梨花不适应的揉揉眼,凝神细听。

簌簌的落叶声中,呜呜呜的狼嚎不高不低的钻进耳朵里。

梨花道,“后半夜了?”

“是啊。”赵青山哑声道,“他们来得一天比一天晚了。”

村里人最初听到狼声是刚入夜,地里的俘虏收工回家,路上看到山里大片树木晃动,紧接着就有狼声响起。

之后,狼声越来越晚。

眼下都到了后半夜。

他问梨花,“他们会来吗?”

“不知道。”

村里人原本就睡不着,此刻听到狼声,更加清醒了。

甚至有人向梨花提议,“咱们人数不算少,要不索性冲出去和他们拼了?”

这片角落没有燃火把,梨花看不到说话的人是谁,回道,“不行。”

在山里作战对嗜血者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能会赢的局面进山后绝对输。

那人不死心,“咱就一直这么等?”

“对。”

那人不说话了,但也没走。

赵青山叫住他,“知道你立功心切,但敌暗我明,咱贸然动手,掉进他们的陷阱里也不知,左右咱有的是时间,先这样耗着吧。”

都是普通人,谁愿意白白去送死呢?

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老实听命令行事。

等天际泛白,山里的狼声消失,大家伙才各自拿着家伙回家。

回家打个盹,天亮就出门劳作。

晚上收工,又开始整装待发。

孩子们也配合,白天在村子周围捡柴,晚上安静的去密道过夜。

连续五六天都是如此。

这几天,粮食晒干了,用麻袋装好搬到密道里,地里的草割回村堆成草垛。

当秋雨淅淅沥沥的降临时,田里的二次稻穗已经开始泛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