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梨花隐隐懂了,问道,“还有多少亩?”
“那我可估不出来。”族里人咧嘴笑道,“开荒那会卯足劲的干,哪儿想起要量啊。”
多少亩地她不知道,只知道产量很高,比梨花家秋收那会还要壮观。
梨花道,“要不要请些人帮忙?”
“不用。”
农忙前赵大壮就去其他村说了,谁家忙完就去山下帮忙,过后拿粮食作为谢礼,隐山村,富水村,望乡村的村民都有去。
再请人,就得去新益村了,那儿太远,来回一趟的干粮就不少。
她们摆手,“人手够用了。”
梨花点
头,表示知道了。
经过隐山村,见山顶上有人,她抱着药罐往山顶走去。
隐山村的库房建在山顶上,这样谁上山偷东西谷里的人看得一清二楚,梨花到山顶时,村长正带着人准备下山。
看到她,村长笑眯眯道,“昨夜回来得晚,就没进谷寻你。”
梨花把药罐给他,寒暄几句就下山去了。
东高村的秋收已经结束了,这两日忙着圈地盖屋。
因为俘虏们安分守己,积极劳作,顺利晋升为村民。
既是村民,就得有属于自己的住处。
赵青山作为村长,早出晚归的张罗此事。
已成耕地的不能改成宅基地,因此只能去山上。
山野渐黄,秋风捎来阵阵凉意,梨花还没进村,便看到山间穿梭的人影了。
庞大娘蹲在田埂上割草,隐约听到脚步,回头一瞧,登时兴奋大叫,“十九娘来咯,快叫村长回来。”
田里干活的人齐齐直起腰,笑容跟着爬上了脸颊。
“村长,村长,十九娘来了...”
呼唤声渐渐蔓延到山里,枯枝败草间,但看一群汉子停下脚步,半晌后,震耳欲聋的喊声刺破天际。
“这就回来了。”
说完,一群人宛若滚落的山石,唰唰唰的冲了下来。
梨花看得心惊,生怕他们刹不住脚摔了。
尤其是赵青山,他年纪最大,摔着骨头就完了。
没等她提醒,抱着草过来的庞大娘道,“村长带人进山寻宅基地的,这次秋收,有五十四名俘虏升成良民,村长带他们选地建新房呢...”
村里的俘虏是之前攻村扰民抓捕的。
一直拿铁链拴着。
两天前,村长帮他们拿了铁链,接受他们为东高村人了。
想到梨花不了解那些人的品行,庞大娘道,“他们坦白做过恶,刚被咱抓后没少骂人,但现在已经老实了,其中有十几个在大家的撮合下成了亲,成亲那天,他们发誓会效忠东高村。”
庞大娘也曾握着锄头驱逐攻村的人,深知非我村民,其心必异的道理。
此番为俘虏说话,也是认可他们品行的缘故。
梨花看向关押俘虏的地方。
草篷旁边多了两间茅屋,茅屋的墙裂了缝,缝隙用茅草堵住。
茅屋前杵着竹竿,上面挂着打补丁的衣服。
她问,“还有多少俘虏?”
“二十多个。”庞大娘顺着她的视线朝茅屋望去。
茅屋的墙壁是俘虏自己砌的,砌墙时,死缠烂打的找村长要了些尸骨嵌在墙上。
前几天的暴雨冲刷墙壁时将尸骨掩进了墙里,离远了什么也看不到。
她说,“他们早晚也会成村里人的。”
人牙子闲暇就找俘虏聊天,从戎州饥荒,益州动乱,再到岭南瘟疫,极力渲染外面的恐怖,吓得几个俘虏自戕,绝不敢往外跑的。
至于其他人,恨不得通宵达旦干活成为东高村人,哪儿会生出其他心思?
说起人牙子,庞大娘忍不住八卦,“听说人牙子以前有个姘头如今在十九娘手里做事?”
混熟了,平日聊天就会漏些从前的事出来。
她这才知道人牙子和十九娘早就相识了。
梨花背着背篓,不疾不徐的往村里走,回道,“她已经嫁人了。”
芳娘子也许跟过人牙子,但她和张百户私定了终生,知道张百户可能已经死了,芳娘子不打算嫁人了。
这是族里人同她说的。
日子安稳后,峡谷那边的人也动了成亲的心思,芳娘子是管事,安福镇过来的汉子有心娶她,但芳娘子拒绝了。
梨花问,“他想跟芳娘子重修于好?”
“不知道。”庞大娘再嘴碎也不敢乱说,如实道,“他没说过。”
“他既没说,咱就当不知道吧。”
人牙子对芳娘子是有几分情谊的,否则不会收留芳娘子她们,分别时还赠与钱财首饰。
庞大娘点头,“是这个理。”
到村口时,山上的人已经回来了,赵青山跑得满头大汗,问梨花,“怎么这时候来了?”
“农忙了,给你们背些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