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3/4页)
益州到处招揽人才,秀才地位崇高,哪儿会沦落到逃难的地步。
“保不齐就有呢。”汤大嘱咐其他兄弟,“见人就问知道吗?”
不说董大和汤家小辈暗地怎么着急,梨花和隋氏打扫完灶房后心情颇为复杂。
原主人应该是个喜欢下厨的,灶房又大又亮,里面的灶台水缸柜子桌凳都没坏,但她们打开一扇小门进到石库却看到了六具尸骨。
两具大人的,四具小孩的。
估计紧急时藏进去后再也没出来。
“天杀的岭南人!”隋氏抱出几具尸骨,眼角噙泪的说,“要祸害多少无辜百姓啊。”
这些天,修缮房屋时看得最多的就是尸骨,有些尸骨躺在床上,有些趴在院子里,有些挂在房梁上,有些骨头碎得东一块西一块的。
明明素不相识,但当看到这些尸骨时,隋氏却觉得认识他们很久了。
“放车上推出去吧。”
来这儿的第二天梨花就叫人在外面的官道旁挖了块坟埋镇上的人,因为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才让新来的百姓有遮风避雨的地。
坟里已经堆了两百零五具尸骨,每一具尸骨进坟,就有人在旁边树上挂一根丝绦。
五颜六色的丝绦颜色早已泛旧,但随风飘扬时,似乎有遥远的声音破空而来,隋氏虔诚的挂完丝绦后问梨花,“十九娘可有听到什么声音?”
梨花眺向天际,乌云翻涌,浅浅的光横过云层一闪而过。
她道,“打雷了...”
“啊?”隋氏茫然地仰头,但听轰隆隆的雷声从头顶滚过,晴朗的天眨眼就昏暗下来,想到前几日的暴雨,她发愁,“刚入夏就雷雨不断,十九娘,你说今年会不会有洪涝啊?”
“不知道。”
不过梨花会居安思危了,说道,“等建好围墙就叫人疏通河流,这样再大的雨都不怕了。”
回去时,梨花让几位百户看着早点收工,以免大家淋雨着凉了,百户说好,谁知下雨时大家不着急回家,而是挑着箩筐往外面跑。
说是要把肥铺地里。
路上囤的肥晒干了,趁着这场雨将肥浸入土壤里,这样撒的种子长势会更好。
梨花不曾做过农活,索性帮着熬药去了。
之前由隋氏和赵广安帮大家伙熬药,现在由两位大夫接手了,拾掇镇子时挖到不少草药,孩子们抱出来,两人将其分类,泡脚的,服用的,外敷的,根据不同药效分给不同的人。
草篷是新建的,用的新木,一走近就能闻到木头的香。
赵广安跟两位大夫讨论药材的用量,赵广安已经能背下医书上每种药材的药效,两位大夫根据他的话调整商量剂量,他们旁边,坐着几个磨指甲的人。
石头经过打磨,四四方方的,左手握着,右手前后慢慢磋磨,脸上露出舒服的表情。
隋氏和她们打招呼,摸出自己的石头坐了过去,“这两天可有哪儿不舒服?”
一人停下动作,咧起嘴给隋氏看自己的牙齿,“我老感觉牙齿痒。”
“吃药了吗?”
“吃了,你说我的牙齿会不会变成老虎牙那样尖利?”
“不会吧。”隋氏斜着大拇指,轻轻磨起指甲来,“感染瘟疫又不会变老虎。”
“那你说它为什么痒?”
隋氏又不是大夫,哪儿答得上来,问她,“大夫怎么说?”
“大夫说她牙缝塞了东西,要她拿针挑出来,早晚用柳条洗洗牙...”一妇人笑着道,“就她整天想着老虎牙...”
隋氏不是很明白,“想老虎牙干什么?”
“锋利啊,将来遇到荆州人能咬回去。”
虽然有了新家,但往昔仇恨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她问隋氏,“你不找荆州人报仇了?”
她不知荆州村长是岭南人,以为隋氏的悲惨经历是荆州人造成的。
隋氏沉默了下,“不知道。”
丈夫死的时候,她诅咒所有岭南人不得好死,直到今日她的想法也没变,可她又怕执着报仇连累了梨花,梨花救了她,她若招来岭南人会害梨花性命的。
只得岔开话题,“新屋住着怎么样?”
“不漏雨,好着呢。”
说来也怪,在益州城时,门窗紧闭她们也不敢睡沉了,到这儿后,房门是坏的她们竟能一觉睡到天亮。
妇人一说,隋氏立刻道,“以前咱没感染瘟疫,可不得小心谨慎点,现在都感染了,没啥好怕的了。”
妇人大悟,“可不是吗,我现在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嗜血者了。”
她纠正隋氏,“往后别说什么瘟疫了,嗜血者,我们是嗜血者。”
话完,几人默契的抬头,呲牙嗷呜一声。
梨花差点笑出声,正要说点什么,雨里有人喊,“十九娘,地里有东西,好像是你说的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