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2页)

赵青山看她一眼,纠结的说,“可我看他们精疲力尽的躺在路上时总忍不住回想我们逃荒的时候,那时候多惨啊,染了瘟疫不说,还要提防其他难民和官兵,不怕三娘你笑话,堂伯天天睡觉前都求老天爷派人救救我们...”

在这些难民身上,他看到了最难时候的自己。

所以他才说出收留难民的话。

想到自己自作主张,他立刻心虚起来,“我是不是错了?”

“没。”梨花说,“见他们狼狈的睡在地上,我也想到了以前难熬的日子。”

“可不杀他们,等他们发病就会杀我们。”赵青山回眸看向光影婆娑的小路,不自觉得握紧了长枪,“我听三娘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等李解回来再说吧。”

逃来益州的难民太多了,守城官兵注定没空睡觉了,李解披着最后丝月色回来的,“我同守城官兵说了,他们说会将举止有异的难民单独收留,三娘子,咱或许能用同样的法子。”

“杀他们对咱来说不难,但好处不大...”他给梨花分析,“益州看到嗜血者的能耐后,肯定会让他们参军,人多了,日后岭南北上,益州就有一战之力了。”

益州能,他们也能。

而且他们还有正规的嗜血军,他提议,“咱将这些人送去戎州给罗四,让罗四负责操练他们,与他们一起来的家人好友就待在戎州种地,如何?”

果真还是官府有法子,梨花点头,问他,“守城官兵与你说了这么多?”

“我说你出门未归,想进城寻你,守城官兵与我说你早就出城了,然后问我是否遇到荆州过来的岭南人,借这个话题就多聊了几句。”

他说,“对了,益州王建益州为后蜀国,荆州为南平国了。”

消息是今天送到益州的,李解说,“三娘子,这天下,彻底乱了。”

山里人祈祷的天下太平可能再难有了。

赵青山身形晃了下,想到什么,迫不及待的问,“那戎州呢?”

李解舔了舔唇,眼眶一下就红了,“戎州属岭南,是楚国了。”

赵青山怔住。

戎州当真没有了啊。

虽然早就知道的事儿,但心底还是止不住的难过,“楚国就楚国吧,只要咱还活着,戎州就永远在咱心里。”

说着,背身抹了把眼泪。

心想,山里人知道了多半也要难受许久的。

“哎...你们说不就一场干旱吗?怎么就牵扯出这么多事呢?”他耷着肩,泪光闪烁的眼眸透过夜空眺向戎州方向,“岭南于朝廷有功,朝廷赏赐金银珠宝便是,何苦葬送数十万百姓...”

那些到死都盼着救济粮的百姓,那些跟宁死不肯跟岭南人低头的百姓...

朝廷还记得吗?

他吸了吸鼻子,沙着声问,“三娘,那些人还杀吗?”

梨花不知怎么安慰他,乱世已显,避不了的,她道,“天亮后,堂伯你将人群里有感染瘟疫的消息放出去,然后说你有药,让

染上瘟疫的来寻你,你将村里的铁链子收回来给他们拴上...”

“其他人呢?”

“按你白天说的办。”

州城改国,接下来就是战乱了,梨花说,“我和三壮叔回村再运些铁链子过来,李解,接下来几天,村里巡逻的事儿就交给你了,遇到不老实的,直接杀了。”

李解颔首,“是。”

梨花又交代了些事,然后叫上赵三壮连夜进了山。

往日宁静幽深的山林不再平静,丛林里的虫鸣,黑暗深处的脚步,无不令人心惊胆寒。

在杀了五六人后,四周才渐渐安静下来。

赵三壮没见过梨花跟人动手,今晚算是大开眼界了,“三娘的功夫哪儿学的?”

灯笼的光若隐若灭,昏暗间,他看梨花身手敏捷狠辣,委实惊讶不已。

“李解教的,三壮叔没跟他学?”

李解杀夏家大郎的招式毫不拖泥带水,以致女人看李解都觉得恐怖,殊不知他们羡慕不已,身为男儿,谁不憧憬自己拥有绝世武功杀遍天下无敌手呢?

于是,梨花叫李解教他们杀人招式时,他学得老认真了。

没想到梨花的功夫也是这么来的,他一脸碰到同门的骄傲,“学了,你没看我刚刚杀人没眨眼?”

梨花当然看到了。

他的手在抖,挥刀的速度不快但劲儿很大,哪怕位置偏了几分也把人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