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戎州仍是令人畏惧之地,眼下如实相告只会弄得人心惶惶,故而梨花有意卖了个关子,“必不会让你们身处险境就是了。”

众人不由得想到梨花在别处的庄子。

村里的粮食,油盐,腌菜肉类全是庄子送来的,能去那儿是最好的。

庞大娘说,“庄稼已经种下了,即使迫不得已迁村,秋日也得回来收粮食才行。”

其他人连连点头附和。

地里的庄稼是她们起早贪黑种的,撒种前,她们辛苦的除草沃肥,期盼有个好收成,到头来便宜了别人的话,她们会忍不住杀人的。

“小娘子,将来迁村的话能否留几个人守地?”

梨花默了瞬,回道,“看那时乱到何种程度吧,毕竟,粮食没了还能再种,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话让在场的人动容,是啊,要不是想活,谁会来这荒废之地呢?

梨花望着小路,没注意众人脸上的动容,继续说,“难民会越来越多,你们全守在这儿不是法子,不如分成几拨轮流巡逻...”

众人欣然点头,“这就安排。”

她们商量时,梨花走向草篷过来的李解,脸色略显凝重,“人群里有感染了瘟疫的。”

岭南人嗜血是被人咬了后发病所致,后来随着病情加重,嗜血者的身形容貌才变得奇特突出,按罗四的描述,感染瘟疫后,闻到腥味就馋得流口水,眼睛更是不受控制的被肉吸引。

回来时,她留意到好些难民流口水了。

李解低头看手里的匕首,温声询问,“三娘子准备怎么做?”

“杀了...”梨花眯起眼,语气没什么变化,“在事情变得复杂以前...”

李解讶异的抬眸,梨花朝他点头。

李解不由得眺向路上偶尔直起身望过来的人,思忖道,“难民多是结伴而来的,突然动手,恐会激怒他们奋力抵抗,到时打起来怎么办?”

他顿了顿,“引去益州怎么样?那儿有官兵,难民应该不敢强行攻城...”

“他们骗过守城官兵进城怎么办?”

李解回答不上来了。

任由感染瘟疫的人进城,待他们彻底成为嗜血者后,城里就不得安宁了,想到这个,李解就觉得还是杀了省事,“那我想法子引他们去山里杀了...”

看举止怪异的难民不在少数,如果要全部杀了,还得找些人帮忙才行。

梨花说,“老规矩。”

她做诱饵。

不过,在这之前,她让李解去趟益州城,告诉守城官兵感染瘟疫后的特征。

能将其拦在城外就别让其进城。

李解不赞同,“任由那些人乱走的话,东高村就危险了。”

其实,将人引进城是最好的,城门一关,那些人出不来,无论山里还是山脚都安全了,当然,这样做的话不可避免的会祸害到城里的无辜百姓。

李解纠结起来,“不能像笼络罗四那样笼络他们吗?”

“不到时候。”梨花说,“他们一路逃亡,杀了多少人做了多少恶事咱一概不知,第一次就示好的话,他们会以为咱怕了...”

两军交战,心里无惧的一方胜算总是要大点的。

李解领会到她的意思,“那我早去早回。”

尽量赶在天亮前将事情解决了。

“注意安全。”

村里的男人全部抄家伙守在村口,赵青山更是穿上了盔甲,见梨花穿着布衫出来,担心得不行,“三娘,我和你堂叔他们守在这儿就行,你进村待着。”

他面色肃然,玄色盔甲在月色下泛着冰凉的光,竟有几分悲壮。

梨花不禁有些恍惚。

那晚,在官道上遇到骑马奔来的益州兵,他也如这般悲壮的催族里人快跑。

“堂伯...”梨花一时忘记要说什么,直到赵青山垂头看来,她才回过神,“他们竭尽全力的逃难来此必不是为了杀人的。”

所以,你用不着这么紧张。

最后这句话卡在梨花喉咙里,因为,说出这话后,她突然反思自己想杀了那些感染瘟疫的是不是太过残忍了。

明明,他们也是被人所害。

她看向迅速钻进树丛里的李解,想叫住他,然而他跑得太快,眨眼就不见了。

她叹了口气,“堂伯,我有事和你说。”

赵青山上前半步,拉她朝村里走了几步,“何事?”

梨花将自己准备杀掉那些感染瘟疫的人告诉了他,赵青山杵了杵手里的长枪,两道眉拧成了一字。

梨花会意,“堂伯觉得这么做不好?”

“哎。”赵青山挠头,“也不是不好,杀鸡儆猴,咱的威名传出去,将来即使有嗜血者来这也得掂量掂量是否惹得起咱,这对咱来说是好事...”

若是这样,他就不会皱眉了。

梨花安静站着,等他继续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