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2页)

益州兵嘀咕,“不知荆州王怎么想的,岭南人凶残成性,和他们合谋不是与虎谋皮吗?”

赵广从轻嗤,“别说荆州王了,岭南要是找上益州王,益州王也会同意的。”

他可没忘记益州对戎州百姓做的那些事。

真要追究,益州和荆州没什么两样。

益州兵识趣的不说话了,倒是闻五无地自容的说了句,“我们也是领命行事。”

赵广从撇嘴,“是啊,若非这样,你们又怎么会落到我们手里?”

“......”这不是杀人诛心吗?闻五心头一噎。

说起来,赵家杀了他们的百户,他们可没想过为百户报仇,思及此,闻五说,“大家都不容易,就不提以前的事了吧。”

赵广从看一眼梨花,不往下说了。

各有各的立场,说再多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儿。

到下一个村子,梨花继续分粮食,其中不乏有贪婪的,嫌梨花给的粮食湿了,要车棚里的,不仅如此,要求单独给他一石粮。

梨花没搭理他,放下粮食就让大家继续走,那人来劲了,往官道上一躺耍起无赖来,“不给我粮食别想走,要不然我就去衙门告你们偷东西,这些粮肯定是哪家富户故意藏的,知道你们偷了,定会抓你们去衙门坐牢。”

这么多粮食,绝对是水患时有人放到山里的。

官道旁的村民听了,纷纷露出沉思的表情,明显在思考怎么做。

梨花不惯着雪地里的人,“好啊,我们跟你一起去,粮食的主人肯定不是普通人,没准他们自己忘了山里有粮这事,我们替他找回粮,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说着,她给李解比手势,“把路边的粮食搬回来,咱去西陵县。”

她一说,路旁的村民慌了,齐齐上前拖地上躺着的人,“这么冷的天你也不怕生病,赶紧让开,别挡着小娘子的道了。”

像小娘子说的,在山里藏了粮食这么久都不去找,要么主人死了,要么忘了。

若是前者,无主之物谁找到就是谁的,粮食属于小娘子,得罪她,她定不会分他们粮食,若是后者,粮食的主人记起这事,只会感激小娘子...

到时他们什么都捞不着了。

几人迅速将其拖走,温顺的跟梨花说,“小娘子慢走啊。”

那村民还要说话,刚张嘴就被人捂住了嘴,“白白得几斗粮食不好吗?非得闹得一穷二白才高兴?”

村民呜呜呜的叫起来,等梨花她们走远后,嘴上的手拿开他才喘着大气道,“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这些粮食没准是他们抢的,给咱粮是想收买咱呢。”

“就你聪明是不是。”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妇道,“那你咋不说她是岭南人?都说岭南人残暴,你招惹她们就不怕她们半夜找你寻仇?”

“她敢?”官府的告示写得清楚,凡发现岭南人作恶的就去衙门告状,衙门会将岭南人驱逐。

告示一出,常年盘踞在县里的岭南地痞都消失了。

岭南人害怕着呢。

“黑灯瞎火的,杀了人她们就若无其事的离开,谁知道是她们干的?”老妇

弯腰,试图抱地上的粮袋,“有这点粮食已经不错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她还不了解他?

走远的益州兵不敢松懈,确认闹事的村民没有跟来才稍稍松了口气。

一路散粮,到西陵县时,裸露在外面的粮食已经没了,车棚前后挂了竹帘,守城官兵看不到车里的东西,直接让她们过去了。

梨花是从西门进的城,那边已经检查过她们的行李,所以这次就没再盘问。

离开城里前,梨花去了趟李家兄弟说的铁匠铺,铺子门关着,看门前的招牌已经好久没开门了,她问隔壁铺子的掌柜。

掌柜说,“他家养了两个讨债鬼,为了帮兄弟两还债,他们夫妻把铺子卖了回乡下了。”

水患后,一帮凶神恶煞的人上门讨债,铁匠才知道儿子在外面做的事,四处找儿子找不着,一气之下就把铺子卖了,掌柜问梨花,“你打听他们作甚?”

“我家的刀坏了,想找铁匠打把新的。”

“你去其他铁匠铺问问吧。”

“只能这样了。”

梨花略微遗憾的走了,接下来,她去酒楼买了十只烤羊,再有几天就过年了,为了喜庆点,她还买了十只大红灯笼,然后去杂货铺买了四百根火折子。

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买主,掌柜频频盯着她看。

梨花笑了笑,“回岭南要用啦。”

岭南人说官话就爱带啦字,掌柜不再怀疑,问梨花买不买明木子,那玩意一点就着,走远路最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