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梨花看他难为情,隐隐猜到了什么,起身喊胡大,自己往敞开的石门去了。

腊月中旬了,寒风冰冷刺骨,簌簌的雪铺满整个天地,李解握着铁钉,砰砰砰的捶着地面。

找不到破铁门的机关,李解他们便用铁钉沿着铁门四周凿,已经凿出了半边铁门,她问,“底下还有铁箭吗?”

“没了。”李解往边上挪了半步,梨花在他身侧蹲下,试图顺着翘起来的铁门看清里面的情形,可天光昏暗,里头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到,“累不累?要不换我来?”

出门带铁钉是为了攀爬方便,不曾想还有这个用处。

李解的手湿淋淋的,透着僵硬的红,明显给冻的,然而梨花一询问,他立即摇头,“不累。”

说话时,缩起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闻五怎么样了?”

“醒了,但浑身使不上力,我让胡大陪他去了。”梨花伸手抬铁门,李解眼疾手快的拉住她,“小心有箭。”

虽然他刚刚说没了,但他怕自己疏忽导致梨花受伤,“很快就能凿开了。”

梨花收回手,乖巧的等着,不多时,凿了一半多后,李解喊人,七八个人使劲,用蛮力将铁门抬了起来。

其他益州兵亦围了过来,眼睛瞪得大大的,欢呼道,“还真是粮食。”

粮食装在木箱子里,外面的雪渗进去,箱子湿了一片,几人合力把箱子搬出来,嘴角止不住上扬,“十九娘,你答应会分我们三成粮食的。”

这是早就说好的,梨花自然不会反悔,“没问题。”

凿开第一个后,凿第二个就轻松多了,一伙人忙到天黑,粮食已经堆得跟山丘似的。

又喝了一天药的闻五已经能走动了,他帮着搭棚子遮粮食,苦恼的看着梨花道,“这么多粮食怎么运出去啊?”

官道附近的村子多,肯定瞒不过的。

梨花也在琢磨这事,“你说呢?

闻五摇头,“不知道。”

和李解去戎州搜刮物什只需要躲开岭南人就行,不曾做过伪装,他提醒梨花,“村民眼尖,车里装的是粮还是石头绝对逃不了他们的眼睛。”

梨花知道,她和闻五商量,“分些粮食堵住他们的嘴如何?”

闻五不赞成,却也认真问她,“什么理由合适?”

“咱既要挑拨荆州跟岭南的关系,总得让荆州知道发生了什么,告诉村民粮食的来历...”她道,“我不是会岭南话吗?正好能让他们以为是岭南人干的...”

“他们去县里揭发我们怎么办?”

“有人给你粮食,你收还是不收?”梨花说,“夏日水患淹了田地,粮食减产,村民们的日子不好过,你觉得他们会拿着粮食去衙门告状吗?”

闻五想了想,不会。

换作他,默默收了粮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将来官府要是追究起来就推到岭南人身上。

法不责众,他们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他又问,“十九娘准备分多少粮食出去?”

“要看咱的粮食有多少了。”粮食珍贵,尽可能的多留些运回去。

铁钉的数量有限,到第四天大家伙才把地下的粮食全部弄了出来,粮食是放麻袋里再塞到木箱里的,一袋粮食大概有一石,总共三百个麻袋。

梨花让大家先把粮食装车。

车棚的位置不宽,若要粮食不淋雪,至少得分四成粮食出去。

益州兵也发现了,虽说这样分到他们手里的粮食会少许多,但一行人的安危更重要,启程时,闻五跟梨花说,“露在外面的粮食全部分出去吧。”

“嗯。”

她们连夜赶路,并非经过一个村就停下来给粮,而是察觉有村民到官道问她们卖不卖肉时才抬几袋粮给对方。

老实说明粮食怎么来的,然后让村民把粮食分给村里其他人。

村民哪儿碰到过这种事,诚惶诚恐的说,“我找村长来吧?”

“不是什么大事啦...”梨花夹着喉咙,一副官话不流利的口吻,“附近村子我们也给了粮的,马上过年了,希望这点粮能让大家过个好年...”

她指着远处村子,“不说了,我们还得去前边村。”

没想到寒冬腊月的能遇到这么好的人,村民感激涕零,等梨花走了还跪着给梨花磕头,益州兵见了,忍不住跟梨花说,“他们好像不怕岭南人呢。”

梨花和村民打招呼说的岭南话,村民面露疑惑,但没有害怕。

“岭南人没有在荆州作奸犯科,村民们自然不怕。”

戎州没有乱起来前,她们也不怕岭南人,甚至每年夏天都期待岭南人来,这样她们就能吃到荔枝了,然而随着岭南人在戎州的恶行传开,大家就谈岭南色变了。

血海深仇,不是轻易就能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