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4页)

梨花又叮嘱了遍接下来几日孩子们的饮食,饿了太久,最忌大

口进食。

章二娘道,“我知道的。”

从荆州出来后,她吃了大半个月的粥才缓过来,有那不忌口的,吃什么吐什么,后来没了脾气,规规矩矩吃粥喝药,近日才敢吃肉。

树上的栗子开始菠落了,村民们除了烧炭开荒便四处寻栗子。

这几天囤了不少,泥鳅将其剥了壳,用箩筐装着搬上推车,“三娘,我前天清点了下村里的粮食,省着吃,吃到过年不成问题。”

荆州烤的米到现在都还有许多,加上野菜栗子,三个月够了。

梨花却觉得有点少了,年后青黄不接,不多囤点粮怎么办?

她问李解,“这次去戎州见到我大伯了吗?”

“见到了,他问我岭南人怎么死的,我什么也没说。”

一是他不知道,二是赵广昌胆子小,知道是瘟疫后,逃回来怎么办?

梨花喊于三,“等两日你去戎州城等我大伯,问他其他地方可死了人。”

突然死这么多人,岭南人肯定会撤,趁这机会,她想找人去戎州寻粮食,那么大片土地,肯定有粮。

李解察觉她的用意,“要不我去吧。”

“我们去益州城。”

回村后,梨花把栗子给赵大壮,让他给其他村分点,然后就和李解去了益州。

士兵们忙着开垦废墟,城门是关着的,梨花朝城墙喊了两声,守城的官兵认识她,当即吩咐人开门,“南边可有什么动静?”

这兄妹两还真有些福分,他们撤回城里后,以为岭南人会霸占城郊,哪晓得数月过去,始终不见岭南人的踪影。

梨花侧身进去,给开门的官兵几个栗子,回道,“最近我和阿兄天天在山里打猎,没见到岭南人。”

“那就奇了怪了。”官兵把栗子塞嘴里,咯吱咬了口,“他们不像守规矩的,怎么突然这么老实?”

“王都那边可有岭南人的消息?”

“没。”官兵说,“荆州水患,荆州王提出联姻,王都那边都在忙这事,不曾告知岭南的动静。”

他问梨花,“栗子哪儿来的?”

“山里捡的,之前我阿兄不是没来吗?就是捡这个迷路了。”梨花埋怨的瞅了眼李解,不着痕迹的问官兵,“阿兄说山里深,一直走的话没准能走到京城呢,是吗?”

“京城?”官兵往梨花来时的方向瞅了眼,笑道,“京城可不在那个方向。”

“我就知道阿兄骗我的,京城繁华,怎么可能翻山越岭就到了?”

守城的日子乏味,难得有人和自己说话,官兵知无不言,“你阿兄也不算骗人,顺着那片山岭往北,到雍州后沿西北直上就是京城。”

梨花欢喜的捂嘴,“真的吗?那岂不是我们能走到京城?”

官兵忍俊不禁,“哪有你说的容易,雍州为京都管辖,咱们这种地方的人可过不去。”

“雍州节度使没有称王?”

她以为各州都叛变呢。

“没有,雍州是东南两地进京的必经指路,雍州节度使如果叛变,东南两地肯定会不折手段吞并它。”

这个世道,有野心的人可不是称王那么简单。

他们还想称霸统一天下。

他和梨花说,“在北边人眼里,咱们是叛军,北边州城是万万不能去的。”

梨花连连点头,然后警告李解,“知道了吧。”

李解被她的模样逗笑,忙不迭点头。

跟官兵寒暄了会儿,到宅子已经有点晚了。

隔壁的宅子倒塌后无人修缮,士兵们已经清理出来种上了菜蔬。

梨花的宅子有人,附近仍是废墟。

入秋后,一天比一天凉,那日时间仓促,只起了两间屋,连院子都没围。

这次要撒种,肯定得围个小院。

见旁边有宅子围了竹篱笆,梨花朝里喊,“阿婶,城里哪儿有卖竹子的?我和阿兄想买些竹子...”

灶间飘着炊烟,妇人探头,指了指东边方向,“走到第二个路口就看到了。”

天色已黑,但前边路口亮着光的,走近了发现,竟是条商铺街。

当铺,布庄,杂货铺,铺子没什么装潢,却透着股质朴的纯真。

竹子铺在铁器铺隔壁,这时候了,里面仍然有很多人,令梨花惊奇的是,铺子的掌柜是个老熟人。

先前卖她鸡崽的郎君。

掌柜的认出她,喜出望外的迎了出来,“小娘子想买什么?”

托他的福,族里的鸡孵了小鸡,现在快有五十多只鸡了,梨花看向旁边编好的竹篱笆,“买竹篱笆。”

来之前,她想的是买竹子回去自己编,现在既然有现成的,自然买县城的。

掌柜的伸出手指比了个数,“老主顾才有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