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4/4页)
泥鳅他们遭遇的就是这些。
为了活命,难民们还会自相残杀,哪怕是亲兄弟,为了让他们活下去也放了自己的血。
益州兵听了赵铁牛的话,“没办法啊,朝廷估计也怕岭南人,如果提前知会,戎州人跑了,岭南人发怒,北上攻打益州怎么办?”
益州不敢惹岭南也有这个原因,为了自己的百姓,只能把戎州难民驱逐。
身为益州人,他不会认为益州官府做错了。
但跟戎州人相处这么久了,想不同情他们也难,“哎...”
良久,唯有常常的一声叹息在山野传开。
梨花退下来,靠构树坐着喝水,“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我和笙笙她们说了,来日她们要找益州兵寻仇,我绝不阻拦。”
笙笙阿娘死前经历了非人的折磨,梨花在山脚遇到她时,她叫梨花跑,被益州兵抽了鞭子,然后没走到村就死了,虽然是去年的事儿,梨花一直都没忘。
同样身处困境,赵广昌打家人的主意,而笙笙娘却对陌生人生出善意来。
闻五欲言又止。
戎州难民在益州不仅仅是驱逐这点他是知道的,人家要寻仇无可厚非。
但有人不服,“十九娘说的事都是新兵干的,和咱们无关。”
“所以你们活下来了,不是吗?”
“......”众人哑然。
晚霞渐渐褪下,久违的鼓声响彻天际。
下工了。
闻五走到梨花身侧,“你说的笙笙家人怎么死的?”
“被押送的益州的兵活活打死的。”
闻五呼吸微滞,“对不住。”
“人不是你杀的,没必要说这话...”梨花恩怨分明,“她记事了,知道仇人的模样,日后会自己去报仇的。”
谷里好些人都是为报仇而活着的。
闻五知道,但还是觉得难过,益州和戎州离得近,两州常有生意往来,但那场灾难,滋生出许多无法化解的仇恨来,他问,“谷里这样的人多吗?”
“不多。”
更多是仇恨岭南的人,梨花说,“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明明遭遇了不公,连说理的地儿都找到,杀害笙笙娘的那帮人我后来在山里遇到过,为了不惊动益州军,没敢杀他们...”
接连有官兵在山里丧命,益州派人攻进山怎么办?
那时所有人都如惊弓之鸟,哪儿敢明目张胆和官兵为敌?
闻五垂眸,“先生的家人呢?”
李解?梨花看向山上趴着不动的人,“他和你们没仇...”
闻五松了口气,“那就好。”
想到什么,他又问,“栗子林的那几个少年呢?”
“和你们没有瓜葛。”梨花看他,“你害怕?”
闻五自嘲,“怕什么?是死是活,还不是十九娘一句话的事儿...”
“你这么想?”梨花盯着他,闻五不自在,“刚进山那些日子都不敢闭眼睡觉,后来慢慢的好了,仔细想想,你们也挺难的。”
千辛万苦,不过就想下去而已。
天色渐渐暗下,李解的声音传来,“还有几个村民留在地里...”
梨花爬上去,只见昏暗的山野上,有几个黑色的影子,男女难辨,“是不是管事?”
“我一直看着,不像。”他给梨花指更远点的人,“管事举着火把呢。”
村子里亮了光,村口的火炉烟雾袅袅,本应温馨的画面,但去过一次的梨花只觉得沉重不已,“再看看...”
一会儿后,几个举着火把的人走向黑影。
视线模糊,梨花看不清发生了什么,只觉得不对劲,“是不是死了人?”
火把围成了圈,好像是抬着人走的场面。
“不好说。”李解看向左侧的凸出的山坡,那儿有无数鼓起的山包,“难民的命贱,真死了,管事们不会抬回村的。”
梨花反应过来,“有管事受伤了?”
但管事到之前,那儿没有亮火把,即使受伤,也是难民受伤,想着,梨花恍然,“难民有管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