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7页)

进谷的时日不算短,她清楚他们是热心人,明二媳妇没另嫁时,他们兄弟没少帮她,为此,明二媳妇以为他们对她有意,特意问他们兄弟两要不要娶她。

被他们拒绝后,明二媳妇才去的小溪对面。

这在整个山谷不是秘密,梨花起身,和他们聊起来。

“你们的屋还漏风吗?”

当初兄弟两为了省事,搭了个简易的篷子,四面通风。

天热时没什么,天凉后就不好过了。

听她语气还算温和,王家兄弟松了口气,如实道,“我们堆了墙,现在不通风了。”

“烧炭了吗?”

“烧了的。”在梨花再问时,他们主动道,“也囤了些食物。”

他们吃得粗糙,半点不挑食,于是捡了些野菜烤干碾成粉囤着的,饿了烧开水泡成糊糊就能管饱。

这个法子是村里老人囤猪食的法子,冬天草木凋零,养猪的人家便在夏秋多扯些猪草晒干磨成粉,入冬后混着开水当猪食,他们和黄月提过,黄月也是这么囤食物的。

赵家人在地里挖出不少粮食,省着吃能过冬,他们就没说。

梨花没有问他们囤了什么,“今年的冬天肯定冷,有条件就多囤些。”

明明她比他们兄弟小得多,但他们与她说话时,总感觉自己像晚辈,态

度特别乖巧,“我们懂得的。”

他们很喜欢梨花,在她身上,看到了爹娘的影子,爹娘如果活着的话,应该也会这般叮嘱的,“三娘要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做尽管说。”

家里的被子,甑子全是梨花送的,他们始终记在心里。

说话间,他们已放好了桶,动作很轻,似是怕惊动了屋里养伤的人。

想到什么,梨花道,“你们最近可忙?”

她已经让刘二提醒张二娘她们多留个心眼,可到处笼罩着雾,真有人溜进院里做坏事,她们恐怕也应付不来,王家兄弟还算实诚,梨花就想请他们帮忙守护她们几日。

她说了原委,两人想也不想的应下,“没问题的。”

张二娘她们没见过兄弟两,梨花亲自带他们出谷。

经过刚刚那一茬,张二娘她们还没睡,见梨花领着两个模样有几分相似的汉子来,顿时明白其来意,“我们正商量夜间安排些人守夜,不会出事的。”

李满泉他们安家的地是老木匠说的,约莫怕那群人冒犯到她们,老木匠先发制人,说的地方离这儿好几百米。

到底怕那群人不安好心,因此刘二来传了话后,她们就决定让人守夜。

梨花站在码好的柴堆边,温声道,“你们近些日子怎么样?”

“好着呢。”古阿婶走上来,“我们虽是女子,力气比不得男子,但也不曾懈怠过。”

这些日子都在练习李解教导的办法,知道梨花阿耶天天带着孩子们满谷跑,她们也学起来,不仅仅是危险时跑快点逃命,更多是想追上敌人为嫁人报仇。

她双手在空中比划两下,“我们现在很熟练了,真有坏人来,我们不见得会输。”

她让梨花把王家兄弟带回去。

赵家人已经帮了她们很多,她们总要学着自己活下去的。

“三娘,我们比你年长好几岁,理应由我们保护你的...”古阿婶拂了拂梨花被夜雾弄湿的碎发,“别担心,我们有法子自保的。”

她们已是残破之身,真到那时,大不了舍了清白...

“都是朋友,何须客气。”

古阿婶叹气,“总得让我们试着面对不是?”

这话一出,乌泱泱的人齐齐点头,“三娘,已经很晚了,你回去吧。”

她们上百号人,不至于连几个坏人都应付不了。

事已至此,梨花只得领着王家兄弟回去,进山洞后,王家兄弟看了眼堆得只剩过道的位置,与梨花道,“三娘是好人,有了你,我们才得以有个安身立命的地儿。”

“都是乱世的浮萍罢了。”

能在山里住多久,她也说不准。

李满泉那边有李解盯着,接下来几天,梨花全神贯注盯着族里人撒种,确认发苗后,谷里的人纷纷跑来围观,梨花给曾家和孙家送了些,两家感恩戴德。

之前的苗冻死在地里,眼下得了新的,他们小心翼翼护着回家。

赵书砚那边是老太太亲自送过去的。

对于孙子无声无息的离家,老太太心下有愧,除了麦种,还拿了些青葵苗。

梨花要陪她一起,她坚决不同意,神色多少有些忐忑,哪晓得回来时,整个人容光焕发,看到梨花就把她拽到没人的角落说话,“你堂兄让咱过去吃晚饭。”

新人成亲,男方家没有宴客就算了,哪能让女方请她们,梨花迟疑,“不去了吧?”

“我已经答应了,就我和你还有你阿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