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7页)

得了准话,他朝南北看了看,伸懒腰道,“那我们现在回家?”

梨花点点头,目光移向赵大壮,“堂伯,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既是虚惊一场,就没必要在这儿杵着了。

的确如此,天是黑了,可还有很多事要忙呢,大家说说话就各自散了,梨花瞥一眼身侧的李解,也扶着老太太回去休息。

进门后,却看宁儿缩在桌子底下,满眼惊恐的望着院里,眼泪哗哗流个不停。

老太太心头一软,“宁儿莫哭,坏人被阿奶打跑了,再也不敢来了。”

黄娘子亦反应过来,忙屈膝拉她,柔声哄道,“宁儿不哭啊,我带你回屋睡觉。”

她轻轻抓住宁儿的手,轻声软语的把人哄进了屋,老太太莫名眼热,“天杀的岭南人,瞧把宁儿吓成什么样子了哟...”

想到还有官府放任的结果,又开始骂朝廷,“都是贪官污吏害的,老天爷,你看看啊,咱老百姓过的啥日子啊。”

天灾已够惨了,还避不开人祸。

她落下两滴泪,叮嘱起梨花来,“三娘,你是姑娘家,出门在外可要留个心眼啊。”

每次看到宁儿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模样她就忍不住担心梨花。

宁儿的遭遇要是落到梨花身上,她想都不敢想。

“我知道的,有刘二叔和李解,他们会保护我的。”梨花宽慰老太太的心,“我要活着好好孝顺您老人家呢。”

送老太太回屋后梨花提着竹灯笼出了门。

族里人都已经回去了,只留小路上的几道残影,而山上的人南北对望交流着。

可能是同姓李的缘故,北边李家人对李满泉他们很是热情,答应带他们去落脚的地,还答应帮他们盖屋子。

黑暗里,李解走了出来,“三娘有事交代?”

相处久了,梨花一个眼神他就知道什么事。

李满泉虽是青葵县的富户,但乱世走一遭,谁知道他们的性情为人?

果然,梨花道,“那些人是何秉性暂且不知,谨慎起见,你去盯着,若有异样,咱也好早做打算。”

不仅这样,她还让刘二出谷给张二娘她们送信,让她们警醒些。

李解和刘二走后,她沿着小路去了南边,远远的就听到元家屋里传来哭声。

粮食就是命,赵广昌真要拿走粮,铁定遭元家记恨上,可如果不拿,老太太那边无法交差,梨花不想掺和进那些事里,身形一侧,进了黄月家。

赵铁牛喊大家抄家伙时,出了族里人,来得最快的就是王家东西和黄月的弟弟们。

几岁大的男孩,裹着宽大的草衣,抱着削尖的竹子,风驰电掣的跑过来,生怕赶不上似的。

梨花看在眼里,自然要过来看看。

院里的火炉冒着热气,竹篾编制的凳子上,几个孩子伸着手烤火,看到梨花,笑嘻嘻的起身给她挪凳子,“三娘子快来坐。”

梨花灭了灯笼,挨着他们蹲下,“吃晚饭了吗?”

“吃了的,三娘子没吃?”

“吃过了。”

他们的竹子放在脚边的,梨花拿起看了看,“谁削的?”

“周婶子,她老家种竹子的,家里的凳子都是她编的。”

周婶子是梨花从益州兵手里救回来的,梨花朝屋里看一眼,“她的病好了?”

“没,但她闲不住,偷偷找活干。”

她们出了皮肉伤,还伤了骨头,恐怕好几个月才能恢复。

说话的是磊子,看梨花对竹子感兴趣,他拿过手握紧,朝外戳了戳,“周婶子说这样能伤人,我们试过了,不穿竹甲被戳到的话很痛。”

这些日子,他们天天跟着周广安练习跑步,脸看着清瘦了些,但精气神不错。。

梨花点头,“周婶子说得对,刺眼睛的话,眼珠会被刺爆。”

磊子像听到了什么武功秘籍,眼睛炯炯发亮,“真的吗?”

“嗯。”

屋里黑漆漆的,梨花问起黄月,磊子指着屋后道,“她去竹林里挖笋子去了。”

“这季节有笋子了吗?”

磊子眼睛亮晶晶的,“有的。”

笋子还没冒出来,但周婶子教了找笋子的办法,黄月就想去试试,磊子说,“等阿姐挖到笋子给三娘你送去一些。”

“不用,你们人多,留着自己吃吧。”

梨花陪他们说了会话,王家兄弟来了,他们挑着水桶,进门时,桶里的水晃了晃。

似是诧异梨花会在这儿,两人身形顿了下,“我们来送水的。”

黄月忙,怕孩子们掉进溪水里,他们兄弟打水时就会帮黄月她们挑水,怕梨花多想,王东道,“我们送完水就走。”

黄月已经跟赵多田议亲了,他们兄弟出现在这儿好像不太合适。

梨花道,“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