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至圣先师(第3/3页)

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说清楚,反正他现在还没有积攒什么威严和德行,被人骂一骂也不怕。

毕竟,这么一个捡来的皇帝,连一点谩骂为委屈都受不了,那也太不识时务了。

等到礼部官员消失在眼前的时候,王莽的目光落在了禽厘胜的身上,这位新任的墨家巨子。

“禽厘胜,你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承接墨师之后的道义!在你的手中,我希望墨家的光辉不会落下,墨者也能一如既往,可以肩负的起‘道义’二字!”

王莽认真的说道。

“臣,必不负百姓之所望。”

禽厘胜一本正经的说道。

他刚刚接任墨家巨子,就做出了墨丘从未做出过的选择。

涉足庙堂。

曾经墨丘也曾见过好几次宗明帝,宗明帝也并非没有提过封赏之事,只是当涉及到庙堂上的官职之时,全都被墨丘给推拒了。

还是那一句话,道义,不卖。

禽厘胜并非不知道涉足庙堂的坏处。

却也不得不这么做。

如果不涉足庙堂,墨家就是一个单纯的民间组织。

一个民间组织,又掌握的强大的武力,还要到处除暴安良、惩奸除恶——在乱世之时这的确不算什么,反正世道崩坏了,你做的是好事,那就大可去做,推崇之人不计其数。

可那是乱世!

换到太平盛世呢?

墨家要怎么做事?

墨者要怎么行事?

没有朝堂上的职务,还要去除暴安良、惩奸除恶,名分从哪里来?

做事之前要不要去官府报备?

如果官府和墨者的看法向左,听谁的?

这些问题,是不得不去考虑的。

往小了说,这是个人凌驾于国法之上,墨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无执法权利。

往大了说,这是将国家法度视为无物,墨家每做成一件事,都是在打夏朝的脸,打朝廷的脸!

不入庙堂,没有任何一个国度能够容忍墨家。

入了庙堂,墨家又能否还是那个墨家?

前一个问题,无解。

后一个问题,还能够凭借着个人努力去保证。

所以,禽厘胜选择带着墨家,加入夏朝,成为夏朝体系之中的一部分——如果非要类比大月的话,或许可以类比为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但其间用途和名声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要做的事情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如此一来,墨家做事就是在为皇帝做事,墨家每做成一件大事,也不再是打国家的脸面,皇帝的脸面,而是帮助皇帝清扫蠹虫,斩掉顽疾。

墨家也有了行事的正当性,不再是口头上的“道义”二字,而是国家支持的正义性和执法的权利,绝对无可指摘。

“很好。”

王莽轻轻点了点头,这件事便由此翻篇。

最大的事情说完,那就可以聊聊其他事了。

早已有些迫不及待,目光将朝堂中人来来回回扫视了几遍的祈应龙率先一步踏出,干脆利落的说道:“敢问那位在哪里?我这里有些事情,想要拜会于他,还望夏皇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