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至圣先师(第2/3页)

尽管知晓其中有些是人装模作样,但荀轲的眼角还是不由得有些湿润。

救了他的命的那个人,他真正的师父啊,没有能够看到这一切。

明明只差不到一年的时光……甚至只要再等几天,可能就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但,没有如果。

或许诚如顾先生所言,墨师还有苏醒的一天。

但那样的一天,他们还能看到么?

最重要的是,对此时怀揣着满心希望的百姓而言,他们能够等到么?

怕是等不到的。

如墨师这样心怀苍生,且真的有能力有信念为苍生奔走的人啊,要多少年才能够出现那么一位呢?

顾先生做了很多的事情,那些事情如果说出去,威望也不会比墨师小,可顾先生终究不是墨师,顾先生不肯站出来,成为振奋人心的旗帜,成为代表世道的大旗。

宁愿将自己的事迹都转到了墨师的身上去,也不肯露于人前。

墨师不在,这天下便缺了一个抗旗的人。

个人的崇拜在这样的时代,所能发挥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更不必说个人伟力的确确有其事!

在这样的时代中,个人能够超越集体,甚至主宰集体。

四国投降就是最好的证明。

墨师走后,所留下的空缺,不知道要多少人去填补。

还好,并未让这种悲伤的状态持续太久,龙椅上的王莽,还有话想要去说。

“朕心痛甚!”

王莽捶着胸口,眼角晶莹,称呼不知不觉间已经转换,“墨子不仅仅是朕的师傅,更是天下人的师父。他所维护的不是某一国、某一地的利益,而是天下的道义,是那些无法站在这里的,百姓的道义!

世人尊称墨师为圣人,其人亦如圣人,绝无粉饰之言辞!朕现在追封墨子为‘至圣先师’,享万世之香火,奉墨家为国教,愿夏朝,并不辜负墨师所推崇的道义!”

至圣先师!

这当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名号。

而愿夏朝不辜负墨子的道义,更是将其抬高了一个台阶。

言下之意,便是一个国度的人都可能比不上一个人的德行。

已经没有能比这更加出格的赞美与欣赏了,这是前所未有的肯定。

“诸位,可有何话想说?”

颁布了自己的追封之后,王莽认真问道。

“墨子之德行,天下无二,至圣先师,理所应当!”

“墨子乃天下人的榜样,至圣先师四字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墨子之功德足以让人心悦诚服,至圣先师再贴切不过,吾皇英明!”

各种赞许和认同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响彻起来。

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于是王莽轻轻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那就将消息传出去吧。”

“就在今天么?”

礼部的官员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之前不是说还要拖个几天,起码等这喜庆的氛围过去再说,怎突然就改了主意?

“此事岂能怠慢?”

王莽眉头一皱,疾声道:“速去通报!”

“是!”

礼部官员立刻点头应声,快步的小跑了出去,额头上尽是汗水。

王莽突然玩这一出,真不怕群情激奋之下被民众给掀了皇都啊!

那些原本满心喜意的百姓,突然得知他们的皇帝并不是一直以来宣传的那位天生圣人,天生圣人已经驾鹤西去,真正荣登大宝的那位叫做王莽,从来没听说过的一个家伙,又该是何等的反应?

龙椅之上,王莽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决定也是他深思熟虑过的。

既然想要做好一个皇帝,那就要先摆明自身的态度。

从常理上来看,想要超过墨丘,那几乎是没有指望的,除非他也以身殉道,才有那么一丢丢的微不足道的机会。

可为什么要超越呢?

墨丘是圣人。

而他,现在是皇帝。

圣人是圣人,皇帝是皇帝,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赛道。

在做人和道义这方面,他不如墨丘,远甚。

但要论起做皇帝,掌管天下,这才刚刚开始而已,谁敢笃定之后的事情?

他要做出一番事业,就不能去避讳这一点。

与其遮遮掩掩被人看扁,不如从一开始就直接表明态度。

夏朝刚刚建立,他也刚刚登基。

正处在最薄弱的时候,也最无所谓的时候。

现在夏朝的问题多了,文武百官都是刚刚拉出来的,其间还有些滥竽充数先填补空缺的家伙。

全都是问题的时候,再来一点点问题也不算什么了。

现在不去做,等到尾大不掉的再去宣布,史书上得怎么写?

史笔如刀!

现在可以骗一骗民众,以后打的可就是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