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此为正德!(第2/3页)

然而烈日当空,大地都被晒得坚硬如铁的温度下,她一路走一路问,好不容易找到几家,结果敲门后一说身份和来意,就被管家‘嗙’一下的关上门!

邵御史的家人?

司礼监正审他呢,现在找上我们家们!这不仅是晦气,这是实实在在的危险好吧!

所以邵夫人几次还挨人家的骂。

本就是粗鄙的人会斜眼叫唤,“瞎了你的狗眼!自家倒霉还不够!还要连累别家?!恶女人快滚!”

妄议朝政可也是很大的罪呀。

谁特么想沾上一点儿?

可邵夫人能有啥办法?

一家不行,她就换别家,脸上的汗珠豆大一般一滴一滴的往下落,

找到一家她便去撞铜环,

“开门!请开门!”

这样一连两日,终于让她在第二天傍晚找到一个愿意给她开门的好人,

而这个时候得邵夫人已经嘴唇干裂,满脸疲态。

见到人家家主之后,她也不说其他,跪下就是求救命。

此人名解东元,在翰林院做得是五经博士,每日的职责便是研究儒家经典,并在需要的时候做讲解。通俗的说属于搞学术的。

或许是这类人的功利心没那么重,所以不忍炎炎夏日一个女子这样焦急,放了她进来。否则再这样下去就该晕倒于大街了。

解东元让府里下人给了她一杯茶,并安抚着说:“嫂夫人先起来。你这样的大礼,解某实不敢当。邵兄的事在下略有耳闻,你坐下喝口水,我们一同想想办法。”

邵夫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抽泣着说:“妾身一妇道人家,官场的事也不懂。只是这两天除了解博士其余人都不愿见我,解博士,求求你帮帮我家夫君,不然……不然一家老小便都只能随他去了!”

解东元也觉得棘手,“嫂夫人,你先听我细细说来。这次邵兄得罪的人名刘瑾,乃是司礼监的第一太监。邵兄的罪名叫妄议朝政。解某不瞒着嫂夫人,此款罪名极重。要想救得邵兄,只怕……”

唉。

本来好好的,干什么非要自己去惹这些麻烦。

邵夫人一听这话更加慌了神,“解博士,请你一定要救救我家夫君!你……你要什么?只要是我能找来的,一定全都拿来。”

“嫂夫人,不是这么回事。你叫我一声博士……可是解某担任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只是个八品官,连个七品知县都不如。解某就是想帮,其实也无能为力。”

解东元也有些惭愧。

但他说的都是实话,

要怪只能怪,那个太监太坏,而邵国一又太冲动。

京里大小官员大多也被司礼监这次行动吓了一跳,如朱厚照所言,人们心里头的愤怒怕是难根除,所以无法治本,但治标还是可以的。

至少京中各处热闹的酒楼,少了许多狂生。

有些人就是这样,虽然号称自己讲道理,但他们能听得懂的道理,从来都不是所谓的道理。

乾清宫,

皇帝接见大臣,没有许多的客套,他开门见山。

“不是朕心急,要催各位。只不过盐课之案不宜久拖,尤其朕听锦衣卫回奏,其实许多人的罪状早已清楚了,何以审了半个月扔没有动静?”

“陛下。”韩文上前,“盐课之案所涉人员众多,案情又相当复杂,乃是多年来不会遭遇的大案,其中种种细节,臣等想细究清楚,以免错判、误判,冤枉好人。”

这话倒也不错。但朱厚照要是那么好打发,那他就不会叫这么多大臣又敬又怕了。

“你说的倒也没错。朕且问你,运司衙门里抓来的四十六人,已经确定与贩卖私盐有关的有多少人?”

刘瑾听到这个问题眯着眼睛偷偷看了眼韩文,

咱家好糊弄,陛下可不好糊弄!

韩文也没想过要骗皇帝,即便想也骗不到,因为监审官还在呢。

“启奏陛下,这四十六人可以确定有三十三人。”

朱厚照顺上说:“既然确定了,那便把这三十三人的案卷先呈上,他本人画押之后你们几个主审官署名,监审官也署名。随后送至内阁,由内阁拟个意见,送朕审阅!”

这……

这要是送进宫来,皇帝朱笔批了,这个大明谁还能有能耐改变这三十三人的命运?

皇帝说的话,并没有什么深意,他就是不满于这个效率。

京城里议论纷纷,司礼监今天抓个人能管几天,过不了多久就该故态复萌了。

“陛下……”兵部尚书王炳想说些什么。

但是朱厚照打断了他的话,“多余的话朕不想听了。朕有时候也觉得难以理解,杀几个不守朝廷律法的贪官、昏官有这么难吗?!今日所说这三十三人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式,明天必须全部弄好送到宫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