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2/4页)

吕将军这事,也提醒了云舒各地军队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善,于是他转身对兵书尚书道:

“玄甲卫和玄甲军都已经施行了新的抚恤金制度,丁尚书你回去后,尽快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伤残和伤亡将士的抚恤金及军属各种优待政策,就参照玄甲军的来,务必不能让我大雍儿郎在为国尽忠的时候,还凉了他们的心。

至于具体的政策,你去问罗将军要。”

兵部尚书之前还觉得工部、户部都有事可忙,显得他兵部什么忙都帮不上,很是无用,如今听到要提高将士极其军属的待遇,顿时觉得自己有用了,连声应下,表示回去就开始准备。

吕将军此前就听说玄甲军将士的待遇好,甚至伤残返乡后,还会为其及家属安排营生,这可比他单单给一些银钱好多了。

他当即抱拳,“臣替将士们谢殿下恩典。”

云舒此前要求将士的抚恤金由专门部门负责发放,不存在层层剥削的可能,除此以外,会给予自谋生路的伤残将士及其家属一定的财政优惠。

同时云舒开办的工厂,还会特地留出一些岗位给这些将士与军属。

只是他名下的各个工厂还是太少,面对庞大的军人群体仍是有些不够。

于是他打起了各地商户的主意。

云舒此前提高了商人地位,并同意其子孙参加科考的同时,也抬高了他们的税率,为朝廷增加国税收入。

如今想要各地商户同意聘用伤残将士与军属,自然也得给他们一些好处。

于是云舒下令,商户们聘用伤残将士与军属后,可以一定比例的抵扣掉部分税。

至于这其中具体的比例,就得户部与兵部的人共同商议,最终上报给云舒做裁决了。

户部尚书今天没来,还不知道自己又被加了一道难题。

在兵部尚书盘算着这退伍军人事业部该怎么设立的时候,云舒已经对吕将军谈到了水师的问题。

“想来沿海百姓屡遭荒夷侵袭的事,将军也有所耳闻。本王此次来,是希望吕将军可以组建一支水军,一支比窦丞手下还要精锐的水师。”

虽然吕伯年官复原职,但是他原来的手下都已经给了云舒,云舒还将其分到了曹诚的手下,如今这三万人就留在京都,拱卫京都安全,也算是萧谨行走后,能保护云舒在京安全,抵抗各处威胁的最强力量。

吕伯年也知道自己手下的兵去了何处,自然不敢问云舒要人。

更何况,他此前就向承安帝提议过组建一支水师,专门针对沿海安全,却遭到了承安帝的反对,这会儿听到云舒主动要求建水师,如何能不让他惊喜。

他本就熟悉水战,就算水师只有三千人,也比三万陆军对他更有吸引力。

吕伯年看着比自家儿子大不了几岁的殿下,顿时有种得遇知己的喜悦。

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在被承安帝罢官并杖责之后,以为这辈子也就如此了,再也无法为朝廷效力。却没想到,与他无甚交情,甚至从未说过话的新太子,居然要重新用他,甚至还让他组建他心心念念的水师。

吕伯年万分感慨,狠狠摸了一下眼角的泪,给与一个军人最郑重的承诺,抱拳道:

“臣定不辱命。”

云舒也将话说到前头,“此番你组建水军后,会调到萧将军的手下。”

萧谨行率军攻打窦丞的消息,吕伯年自然知晓,如今组建水师对付沿海荒夷及窦丞的水师,让他归在萧谨行旗下也是情理之中的。

虽说萧将军比他年轻了二十多岁,但武将看的从来都不是年龄和资历,而是带兵打仗、排兵布阵的能力。

萧将军的这些能力,明显在他之上,他自然没有任何不满,况且能回来继续带兵打仗,他就已经很满足了,如何会去计较职务的高低。

吕将军沉冤得雪,得以再次领兵,最高兴的莫过于吕莘了。

若说之前他是怕云舒责罚他父亲才道歉的话,那他此刻就是真心实意地郑重道歉,为之前自己的莽撞。

云舒这才注意到这个刚满十七的少年。

“这就是吕将军的长子吗,倒是虎父无犬子。”

吕将军谦虚道:“让殿下见笑了,也就在家里学着刀剑拳脚工夫罢了。”

吕莘这次倒是没有呛声,只小声嘀咕道:“我也学了些兵书的。”

怎么说也是将军的儿子,自是不会只享乐,况且以吕伯年的为人来说,也不会让自己儿子过纸醉金迷的日子。

云舒想到如今不管是太学还是国子学都在上课,于是学着日常家长的问题,顺口问道:“是在哪个学院就读?”

这一问倒是让吕莘红了脸,支支吾吾道:“未曾在学院就读。”

吕伯年叹口气,道:“他同我一样学不进书,也就兵书能看进去一点,此前送到国子学两年,最后因课业太差,被劝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