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太平公主(第3/4页)

太平参与了最后的逼宫,以圣人之毒辣,断然不会放过太平,他们来见太平,说是盟约听太平号令,其实说句不好听的,是来送太平最后一程,毕竟太平是他们这群人中为数不多敢于反抗圣人的人。

“二娘有何良策?”

一阵长吁短叹后,一人无奈问道。

太平眸中精光微闪,“我有一计,乃李代桃僵祸水东引之计。”

“此计若成,必能拯救三兄四兄于危难。”

“二娘快讲!”

“此计颇为简单,待阿娘称帝之后,我们让一宗室改姓武,请奏阿娘废四兄而改立这人为太子。”

“如此一来,武家人的目标便是他,而不是三兄四兄,三兄四兄的性命便能得保。”

“待阿娘年岁已大,对朝堂的掌控不如之前,我们便兵变逼宫,再拥立三兄为圣人,恢复我李唐江山,众人以为如何?”

“……”

这算什么好主意!

简直漏洞百出,毫无可行之机!

圣人又不傻,怎么可能放着儿子侄子不立,去立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武”姓人?

再者,李显李旦这种亲儿子都遭不住武家人的攻击,一个时不时闹着自杀,一个被圈禁十余年,连枕边人都死得不明不白。

亲儿子尚且如此惨烈,若换成一个没有任何血缘的太子,只怕武家人刚开口,圣人便会大手一挥,直接让这位“武姓”太子抄家灭族。

如果运气实在好,圣人头昏眼花,听信谗言立了这“武姓”太子,这位“武姓”太子又手腕过人,抗住了武家人的攻击,熬到圣人年老体衰那一日,但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这位“武姓”太子的力量已不容小觑,他怎会甘心把万里河山拱手相让?

——只怕兵变之际会顺道把李旦李显灭了,自己坐享九州之主。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说不出半个好字。

——虽执行不了,但太平的确一心为李唐江山,自己顶着被圣人清算也要给大家出主意保住李旦李显,单是这份心思,他们便不好一口回绝。

而太平要的便是他们的不好回绝。

太平抿唇一笑,看向与自己血缘最近又年轻力壮的一位宗室,“六郎,你来?”

“不不不不,我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六郎立刻婉拒,“二娘还是另寻他人吧。”

——被武家人集火攻击,这是要死人的!

但凡脑子没问题,都不会做这种坏事但全而好事完全轮不到的事情。

“那,二郎,你来?”

“二娘,你这便是强人所难了。”

“圣人素来不喜我,莫说立我为太子了,只怕连我改姓武,她都会觉得我分外晦气让我把姓氏改回来。”

“四郎呢?”

“二娘,你饶了我吧!”

“我上有高堂奉养,下有妻儿老小要养,实在做不来这种九死一生之事啊!”

——无人敢应。

无人站出来保护李唐储君。

太平面上笑意逐渐褪去,“你们便是这样拱卫李唐江山的吗?”

“你们如此懦弱,百年之后有何面目见我阿耶?”

众人尴尬一笑,“非是我等不愿,实是此计难以实行。”

“圣人怎会放着儿子侄子不立,而去立一个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外人?”

“纵然那人改姓武,也不过是权益之计,待圣人百年之后,便会恢复李唐江山,既如此,圣人还不如立三郎与四郎。”

“再者武家人着实奸诈,三郎四郎险些招架不住,若换成其他人,没有母子情分在,只怕不过数月便会被抄家灭族,哪还熬得到圣人年迈?”

“至于圣人年迈之事,则更是不好说——”

“说来说去,你们就是不敢。”

太平冷哼一声,“既然你们不敢,那便我来。”

众人眼皮狠狠一跳,齐齐看向气鼓鼓的小公主。

小公主一腔热血,心中只有李唐,可他们着实懦弱,把小公主气得不轻,所有人都不愿出头,小公主热血错付,破罐子破摔似的说着气话,“你们请立我为皇太女,让武家人攻击我,让我与武家人斗法!”

“左右之前也不是没有斗过,我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护住兄长,便能让在他们的攻讦之下护住自己!”

“待我斗赢了武家人,再将皇位还给两位兄长!”

“如此,你们可还满意?!”

偌大房间陡然陷入安静。

【而我们的太平公主呢,也在这场宫变中大放异彩,彻底迎来自己的时代。】

天幕之上,太平出入朝堂,地位水涨船高。

【宝宝都知道,在女皇执政期间,太平因为以李家人自居而惹了女皇的不喜,前期基本上不让太平接触朝政,哪怕接触朝政了,也是在幕后,而非走到幕前。】

【所以在女皇执政期间,太平的权力并不大,但李显登基之后,情况完全不同,因逼宫有功,太平很受李显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