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青莲盛绽(3)(第3/4页)

“口口声声殿下,啧……一门心思只有他,明明我认识你的时间可比他早多了。”傅准捂胸轻咳,有点幽怨道,“可怜我拖着这副残躯,劳心劳力孤苦伶仃在这儿办事,结果你连个好脸色都不肯给我,我心中这委屈也不知道该与何人说……”

“少给我装模作样,赶紧带我看看玉门关这边的情况。”阿南看见他这模样就来气,“祸害遗千年,区区沙漠,能奈你何?”

说着,她拉上头巾遮住日头,抬脚向着方形的小城内走去。

当年宏伟的玉门关,如今已只剩了残垣断壁。千百年前沙土夯筑的城墙依旧伫立在风沙之间,残破不堪,不再有人驻守。

登上城门,阿南朝四下望去,只见长风呼啸中,黄沙漫漫。天地相接处唯见昏黄起伏,尽是沙漠。

明知道青莲盛放就在玉门关百里方圆,可一时要找到,谈何容易。

“此次西来人手充足,这几日我们便以这玉门关为中心,四面八方每日向外梳篦辐照,寻找阵法痕迹。不过目前尚未有什么发现。”傅准抚着吉祥天的翅膀,问,“你不是一向与殿下形影不离的吗?怎么今日一人大驾光临?”

“他要去祭奠前几次北伐时牺牲的烈士,我不便跟随,左右无事,先过来了。”阿南手扶城墙,四下张望,“毕竟这里是地图上明确标记的方位,很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南姑娘说什么,我们就遵照你的意愿行事吧。”傅准微微笑着,慢条斯理道,“毕竟,你与殿下关系可不一般,别说我这种挂个虚名的,就算是韦杭之诸葛嘉这种正经官身,也得听你的。”

阿南揉着自己的手肘伤处,觉得它依然在隐隐作痛:“怎么,殿下看重我,傅阁主不开心?”

傅准云淡风轻道:“怎会,世间种种自有因果,各取所需而已。”

阿南冷哼一声,想说阿琰与她关系非比一般,可话未出口,心下忽然一跳,升起了一丝疑窦。

阿琰素日如此谨慎自持,为何竟能将三大营的令信交予她这个女海匪?他在顺天才将此物送给她,说明是得到皇帝许可了的。他所做一切的背后,应该是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可……若说阿琰可以为她不顾一切,那么皇帝又是为什么而首肯呢?

抬头看见傅准似笑非笑的神情,阿南又察觉他如此发问肯定没安什么好心,哼了一声便将隐约的不安抛诸脑后,只指着周边荒漠中依稀呈现的一痕村落,问,“那边有人居住?”

傅准眯眼看了看:“有数十户人家住在那儿,靠山后绿洲活下来的。”

“有人就好。”阿南喝了两口水,转身便往下走,“我过去看看。”

傅准见她蒙好面巾,骑上骆驼便向那边出发,他追了上来,问:“难道说,因为地上的实物难寻,你们想找找那些看不到的痕迹?”

“若真是土阵法,那么很可能会藏在地下,我们在这片荒漠之上,如何才能定位?”阿南眼望前方,随口问,“你带人在这儿搜寻好多天了,还不是一无所获?”

傅准无奈望她一眼,正要诉苦,她已经“哼”了一声,道:“我看,就算你有发现,也不会告诉我们的。”

“南姑娘怎么可以冤枉我这般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人?你知道这些天,我这虚弱的身子是怎么在沙漠中熬下来的吗?”

阿南一拍骆驼,懒得搭理他。

傅准又问:“所以,你们想找的,是人,而不是物?”

“六十年一甲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年关先生在这边设置阵法,若有年轻人目击,未必不可能记到现在。”

“有道理,果然是冰雪聪明的南姑娘。”傅准拊掌,皮笑肉不笑道,“只是,这茫茫沙漠,活着就不容易,要活到七老八十的,那就更难了吧?”

“那也比你在这儿无所事事消磨时间好!”

到了村子中,阿南惊喜地发现,原来村子翻过两座沙丘就有片绿洲,甚至拜穿井所赐,村后平原还能垦出几块麦地,是以村中人能一直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有七八十户人家,年逾古稀的也有五六个人。

排除了两个五十多年前嫁来此处的老婆婆,村长请来了三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问起六十年前附近有没有异常所见所闻,众人都是摇头。

“那么,附近有没有什么花,或者像花的景色之类的?尤其是像莲花的。”

阿南细细询问,可惜一无所获。她只能起身请村长送几位老人回去。

其中落在最后的一个老头,伛偻着背走了几步,停下了脚步,又慢慢走了回来,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旱烟,欲言又止。

阿南记得这老人是村里一个羊倌,如今已经七十有三。他饱经风霜,脸皮皱得跟老树根似的,倒是精神矍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