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青莲盛绽(3)(第2/4页)

“但是,阿晏父亲之死,真的很可疑,尤其是和王女的案子联系起来,确实值得一查!”阿南屈起手指,给他们点数,“第一,卓寿也是在那场雨中被雷电所击;第二,他在众目睽睽下全身着火,而且火势一起便很剧烈,雨水仿佛还加强了火力;第三,王女去世时身旁唯一的侍女瑙日布死了,而唯一知道卓寿为何孤身冒雨离开矿场的目击人刘五,也在我和阿晏过去探访时,被活埋在了突发事故的矿下;第四,卓寿生前接到信件、王女生前做梦,似乎都知道自己要死于雷火之下。”

楚元知这个老实人,也被她列出来的疑点给打动了,脸上现出“确实值得一验”的神情。

但还没等他点头答应,驿站外头传来伙计热情的招呼声。天色不早,金璧儿已经被梁家人护送回家了。

楚元知赶紧出去迎接妻子,看见送她回家的正是梁垒。

阿南和金璧儿打招呼,一边笑着问梁垒:“梁小弟吃过了吗?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梁垒上次与官兵动手的把柄还握在阿南手中呢,哪敢应她,赶紧摇了摇头,告别了楚元知和金璧儿,转身就走。

“这么怕我啊?我还想从你身上挖点什么出来呢……”见他们都走了,阿南抱臂望着他的背影,一脸笑嘻嘻。

朱聿恒淡淡道:“别为难这小兄弟了,青莲宗我已遣人暗查,不日定会有消息的。”

“不单只为青莲宗的事,这小弟弟身上,肯定有什么问题。”阿南凑近他,悄悄和他咬耳朵,把之前他看到卓晏的奇怪表现给绘声绘色地形容了一番,“我觉得他啊,绝对有问题!”

“瞎操心。”朱聿恒哪会不知道她的意思,肯定是指梁垒对卓晏有异常情愫。

“哎,万一阿晏家学渊源,也有断袖之癖,那……你说卞存安会赞成还是反对?”

朱聿恒哪会搭理她这种见风就是雨的臆想,转身就走。

阿南追了上去,又问:“如果不是我猜测的这样,那你说,原因是什么?”

朱聿恒脚步不停,只道:“无论是什么,我们在这儿猜测有什么用?查一查不就行了?”

“哎,真无趣啊,猜猜未知的事情,探索未知的地域,这是人生一大乐事呀。”阿南跟在他身后,道,“我就很乐观。我觉得,如果梁垒对阿晏不是那种心态的话,鉴于他根本不认识阿晏,那么他或许与卓寿有关,而梁垒又与九玄门有关、九玄门与青莲宗有关、青莲宗与关先生有关、关先生与山河社稷图有关……所以兜了一圈,这小弟弟啊,说不定和一切都有关!”

朱聿恒脚步略停了停:“我会加派人手去查。”

“就是嘛,这么大一个突破口,不得好好查查?”阿南满意地笑了,又想起一件事,忙道,“对了,还有卓寿生前收到的最后那封诅咒信,查到是谁写的了吗?”

朱聿恒道:“这个倒很简单。卓寿是被流放的,而敦煌又是军镇,寄给军中司仓的信,驿站必有登记造册的,稍等一等吧,很快就能有结果了。”

都说胡天八月即飞雪,但玉门关今年地气倒是暖和,前几日一场小雪下过,很快又是晴好天气。

玉门关遥遥在望,周围一片荒凉,风吹起沙子如流水般涌来。

阿南赶紧背过身去,拉起纱巾蒙在头上。

道旁草木已彻底绝迹,眼前再也没有任何绿色,天地只剩下苍茫黄沙,令阿南想起被关先生刻在阵法中的那千古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蓦的,一只金碧色的孔雀在灰黄沙漠的半空翱翔而过,那鲜明亮眼的色彩,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犹如神鸟降临。

驼队一行人都因为这亮眼的孔雀而精神一振,以为是神迹。唯有阿南抬眼看了看,目光随之转向孔雀下方的玉门关。

连天相接的黄沙平原中,玉门关残存的方形城墙之下,傅准正一身黑衣站在日光的背后,静静等待她到来。

他的肌肤苍白得发光,在衣服又是纯黑,站在苍黄的背景之前,天地灰黄,而他如一幅水墨画,温润而诡异,与这个衰败的世界格格不入。

那双比常人要幽深许多的黑瞳,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微微眯起,露出攫人的光彩。

阿南从马上跃下,将蒙在头上的纱巾一把掀开,透了口气。

在这无遮无掩的沙漠上,唯一可以挡风沙的地方,只有傅准所处那片残垣背后。

但阿南可不敢往他旁边站,只抱臂靠在墙边,宁可吹点风沙。

傅准抬手让吉祥天落回到自己肩上,似笑非笑地捋着吉祥天的尾羽,斜睨着她:“如此千辛万苦来找我,我一时倒有些感动了。”

“哼,谁找你?”阿南翻他一个白眼,“要不是看在殿下的面子上,你以为我愿意来这儿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