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13页)

对呀!飞机爆炸前,她的安迪完全可以跳伞呀!她的安迪没有死,也绝对不会死!她忙问他,安迪的降落伞最可能落在哪儿呢?

落在太湖里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你们中国的太湖实在是大得不可思议。艾文说。

邬文英急了,怎么得了,那不是要遭淹死呀?

艾文忙解释说,不不,我们每个飞行员都配备有救生衣,还有逃生的装备,除了一枝勃朗宁手枪和钢盔外,还有供辨别方向的罗盘和丝质的中国地图,有可以暂时补充营养的巧克力;还有供负伤后用的绷带,可以镇痛的一管吗啡等等。对了,我们还有一件特殊的宝贝——“护身符”。

一说“护身符”,静姝就懂了,马上想起了安迪曾经跟他说过的,他们飞行服背上缝的那个特殊的标记——中美两国的国旗和那条著名的标语。她本来就坚信她的安迪没死,照艾文这么一说,既然盟军飞行员有那么多的逃生装备,只要他跳伞落在太湖里面,就一定能逃生;一遇到中国老百姓,安迪他们只要转身将后背一亮,就一定能得到救护。这么一想,她就如释重负地长叹了一口气。

静姝神情的微妙变化自然逃不过文英的眼睛,等艾文一告辞,她就去厨房找了王厨子,专门为静姝弄了两三样清淡可口的菜肴,劝她用了晚餐。吃罢晚饭,静姝再也不好意思文英姐陪她难受,就把她撵走了。文英就到义父义母的房里复了命,二老这才略感放心。

静姝的心里很乱。一想到安迪对她的恩爱,对她的好,心里就揪心地疼痛,就要落泪。既然亲爱的安迪还活着,她该为他做些什么呢?这个念头一直顽固地盘踞在她的大脑中,叫她在床上辗转反侧。她实在是太累了,有一会儿竟然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并且还做了一个美梦。在梦中,她在太湖边,叫着安迪的名字奔走呼号。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她的安迪竟然从芦苇丛中蹿了出来!劫后重逢,二人百感交集,冲上去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她分明感受到他的体温,感受到他的熟悉的气息。这么一折腾,她当然只有醒了,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心里倍感凄凉。她索性坐起身,下了床,摸黑在屋里踱起步来。

刚才做的美梦使她更加有了希望,也许哪天安迪真的会突然出现在她眼前呢。要紧的是,她必须到太湖边去寻他。去太湖!去寻她的安迪!她的脑海里犹如电光石火般陡地一闪。对!这就是答案,这就是她必须为安迪做的事情。既然古代的孟姜女能万里寻夫,流芳千古,她孙静姝为什么就不能去寻找自己的至爱呢?去找安迪,哪怕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假如找不到安迪,假如从敌伪的报纸上得知安迪葬身太湖的消息,那她也就不活了,她将一头跳进太湖殉情,在天国跟自己的爱人厮守。

主意一拿定,她接下来考虑的就是怎么去的问题了。这第一站,她该在太湖边的哪里落脚呢?最理想的,当然是太湖边有熟人接应啦。可是她在哪边有熟人吗?她在屋里的地板上踱来踱去,脑子一直在不停地转悠着。嗨!有哦,他们孙林盘的尹哥不就在那边当老板吗?她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上个月的某天,她刚从光华大学回家不久,老实巴交的小翠的父母就找上门来了,小翠到几十里外的胡家坝做鸡蛋生意去了,不识字的老两口很性急,拿着一封远方来信,来找孙老爷帮忙读读家信的。信是身在沦陷区的老两口的大儿子尹朴修写来的,通过人托人的转交,这封带到陪都重庆的信,好不容易才从邮政局递到他俩的手上。尹朴修要比静姝大上十来岁,他似乎天生就具有为人兄长的风范,无论是待载驰兄妹,还是待林盘里其他的小家伙,都亲如手足。静姝还清楚地记得,在抗日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夏天,高中刚刚毕业的尹哥突然投笔从戎,随着开拔的川军出川抗战。次年春天,淞沪会战打得难解难分,他不久就失去了音讯。家人和孙林盘的邻居都以为,他多半走了霉运,被日本鬼子的炮弹炸飞了。谁知过了三年,家人居然意外地收到了尹朴修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上除了问候父母和家人以外,还介绍了自己的近况,他说他因为遇到了贵人,已经脱离了军队,现在在外面做小生意。

这一次,尹朴修再次托人辗转送回来一封信,一是向父母报一声平安,二是向父母赔不是,还随信送回来了相当数额的法币汇票。恰巧那天孙纪常不在,读信和写回信的事就由静姝代劳了。静姝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尹哥在信上说,他在江苏省太湖边上吴汨县城的东街上,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名叫“福隆顺”的绸缎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