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13页)

当帆船在小岛边上经过时,安迪忽然站起,用静姝教给他的中国话喊道,老乡!顶好!救救我!

船工被突然冒出的人影和怪腔怪调的中国话吓了一大跳,脱口就问,你是谁?

我是美国飞行员,轰炸日本……安迪笨嘴笨舌地回答,说着说着就变味了,说成了叽里咕噜的英语。

这时,竹帘一挑,走出了一位打扮入时风情万种的年轻女人,以及在她演唱时兼弹小三弦的管家婆子。年轻女人就是闻名太湖东部一带,艺名叫白兰花的评弹名角,刚刚为一个大户人家的寿辰唱了堂会转来。黄昏时分,就在她租来的这只帆船上,她亲眼目睹了超堡机在太湖上空爆炸的情景。美国人驾飞机到小日本去轰炸,太湖上空是必经之路,她早就知道了这一点,心里对美国人充满了感激。

白兰花定睛一看,果然有两个高头大马的洋人站在岸边,就吩咐船工把船靠过去,把两个洋人接上了船。她想让美国人放宽心,可惜双方语言不通。她灵机一动,就浅浅地一笑,先给他俩鞠了个躬表示欢迎。两个军人懂了,忙啪地立正,给她敬了个军礼;接着又转过身,把后背亮给她看。原来,所有机组人员飞行服的后襟上,全都缝着一块特殊的标记,丝织的美国星条旗和中国青天白日旗;还缝着一块盖着国民政府大印的中文印的白布,“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这飞行服类似于在中国大地上通行的护身符,是丢不得的。白兰花和婆子一见,就直是点头说放心放心。

白兰花指了指船头挂的红灯笼,又把两个美国人带进船舱,打开盒盖,拿出琵琶抱在怀里弹了几个音,之后又用一只纤纤玉手抚胸,意思是告诉对方,她是演出评弹的艺人。安迪和吉姆似懂非懂,却也看出了她的一番善意,也就放下心来。她又和船工商量,怎么样才能躲过前面鬼子的盘查,船工说唯一的办法只有藏在船板底下。

船工让安迪和吉姆趴在木船的底板上。刚盖上船板,白兰花又发现船板上有美国人留下的斑斑血迹,就赶忙找出一张帕子,在湖水里打湿,使劲把血迹擦净。刚刚才收拾停当,就见日军的汽艇迎面开来,一道雪亮的光柱直射船头,并大叫他们停船。众人都捏了一把汗。趴在舱底的安迪和吉姆连大气都不敢出,昂头注视着头顶的动静,手里握住上了膛的可耳提手枪,随时准备拼死一搏。

汽艇一靠近木船,就跳上来几个端着三八大盖的日本鬼子,刺刀反射着寒光。等几个鬼子冲进船舱搜查了一番出来报告,一个名叫西村次郎的少佐才上了木船。

这西村是个中国通,平时有空,喜欢去吴汨县城听白兰花的评弹。白兰花赶紧假装热情地迎上前,二人寒暄了一阵,当西村问清她是唱堂会归来后,就带人下船走了。

木船上的众人虚惊了一场。船工加紧撑船,往竹溪镇而去。3

听说宝贝女儿突然昏厥,匆匆赶来的孙纪常夫妇急忙吩咐雷青云,叫他快去旧县请神医房紫阳。邬文英忙说不必,说她有办法叫静姝妹妹马上苏醒。就见她凑近静姝,伸出右手拇指,用指尖去掐她的人中。少顷,只见静姝的眼睛眨了几眨,又张嘴吐出一口长气,眼睛就睁开了。

众人惊喜地直叫,醒了!醒了!

仰望着一张张关切的脸,父母的,文英姐姐和葛大哥的,还有艾文的,静姝愣了片刻,这才想起刚才发生的事,一想到她的安迪没有飞回来,就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文英叫葛树城、雷青云和毛娃儿搭把手,四人先将静姝移到一把竹躺椅上,然后把她抬回了她的卧室。

避开众人,孙纪常眉头紧蹙,对淑玉说,奇怪呀!死了一个盟军朋友安迪,你女儿为啥哭得那么伤心呢?

淑玉叹了口气说,她懂英文,和安迪他们几个美国人交了朋友,有了感情。一个好朋友说死就死了,换了你,不也会伤心么?

孙纪摇摇头说,我看这事有点蹊跷……

管他呢,人都死了,一了百了,你就别再无事生非了。淑玉白了他一眼,又说,要紧的可是我们静儿的身体啊!

葛树城帮文英把静姝抬进屋后,就被文英撵走了。静姝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整整哭泣了一天,文英也就红着眼睛陪了她一天。文英还好心地提醒她,你跟安迪的事恐怕不宜敞开,你这样的哭法,你就不怕义父义母起疑心?静姝听了,就用被头掩了嘴哭。

当天傍晚,安迪的铁哥们儿艾文·法莫带了些奶粉、鱼肉、水果罐头之类的营养品,再次来看望静姝。静姝听了通报,赶紧起床,忙擦干泪水,梳了梳头发,由邬文英陪着,在小客厅里见了艾文。艾文见了双眼肿得像桃子病恹恹的静姝,心疼不已,就安慰她,说不定飞机爆炸前,安迪早已跳伞呢,生还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最不济就是进战俘集中营,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势,恐怕三两年战争就会结束,到时候,我们跟他完全有团聚的可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