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焰山(第2/17页)

五百年前?五百年前曾经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的对于行者自己都不甚清晰明了,他不止一次试图整理自己的记忆,可是每一次都精疲力竭,觉得自己面对太多太重的记忆变得软弱,不堪一击,在西行路上,他希望自己比什么都坚强,不然就无法战胜那么多的妖魔鬼怪。可是到了这里,没有料到又有人对他说,“五百年前……”,五百年前的故事太多太长,他不堪重负,像那座山一样压着他的生命。

行者深深吸了一口气,道:“五百年前,究竟是什么样子?”

罗刹深深叹了一口气,牵起他的手像他信任她一样安抚他、给他回忆的力量。

3

行者的记忆非常庞大,交杂在一起,就像我们看到的月光下的海,光亿万年迢迢投奔月亮刚一到就脚尖一滑往下堕,光投海自尽的姿势像块石头,残余的温热在接触水面的一刻发出兹然声响瞬间冷凝成固变脆变成大陆、暗礁和浮游生物, 还有一部分波粒二象性的东西以液态和海纠缠撕咬、抵死缠绵、永垂不朽,坚守全部的旦夕祸福但绝不同化,永远在一起可是永远无法融合。就像一锅煮沸着烧不干的粥,舀一口一不留神就烫了嘴。记忆深处寒冷孤寂,伸手不见五指。

出于力不从心我们把时间作为一条直线仿佛水面上的一条绳索来拉住即使这条绳子两头都没有地方系着,我们在这条绳子上打点计时、一个结一个结地记事,不要再细究了,假如你说这条绳子上打满了结又不得不在结上打结最后发现根本没有什么绳子从来就只是一个大结,只有一个比记忆更庞大的结,那么我无话可说。 好了,当这是个活结,小指勾一勾,松成一条绳子。这条绳交给行者,以年为单位、石破天惊的时刻为原点、西天为正方向,在此作为我们的叙事依据。保佑我们不要掉下去。

(―∞,0]。

世界上到处是水,水多得像海一样。在海里有的土成了国土和岛屿、灵魂成了鱼、石头成了山,其余的土和灵魂和石头都成了粉瀣或者泡沫,每一天每一天每一千年随着太多太多水悲恸地起伏翻滚拍打那些决心即使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坚持下去的顽石。

我一直在那里,在得无比安静,听不见外面一个声音,还是没有一个声音能够滴水穿石掉进我的心里面, 不知道, 来自幽幽而从来不曾见过天,或地, 或芸芸, 那么长那么漫长的寂静,从混沌里生出来,所以没有根,也不知道有多么久。我的孤寂像宇宙那么漫长。我有心,有着婴孩的眼睛和心脏,还有举世无双的柔弱,坚硬的石头庇护着我,我早在此,寂静无声,并且黑暗,因为光的速度跟不上我孤独的蔓延生长,我的眼睛像个瞎子那样清洁。我以为我就是那块石头。 我有时想,有时百无聊赖,可什么也想不出来,我有时想着百无聊赖有时百无聊赖地想着,有时干脆就百无聊赖,我像睡一样醒着,无知无视无闻无可失去。一千年前的一千万万个一千年,嘘,我明白,那更长。

(0)。终于我打了个哈欠,也就没能压抑住我的第一个欲望, 也就是我的第一个灵感:我要睡一觉,趁我昏昏沉沉睡去的当口儿让光好赶上来!第一个欲望之后一百个欲望踩着它的脚后跟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我要光要声音或者除了我的眼睛有另一双眼睛温存脉脉地注视我生命——突然应付这么多事使我在瞬间精疲力竭,打哈欠,精疲力竭,几乎同时我听见一声非常大的簌簌的声响, 那是我眨了一下眼睛,睫毛互触,一片寂寞的雪花在凌晨三点落在一片同样寂寞的雪花上,最后因为接触,融化了,变成一颗眼泪——水滴石穿——顽石轰然裂开。

乍现的过于强烈的日光霎时刺痛了他的双眼,他不禁落下泪来。

他发现自己的躯体与四肢,原来是那么敏感和柔弱,不堪一击,长啸一声,跳起了舞蹈。一边泪流满面。

4

“是这样么?”

“是这样。”

他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朝游,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他的灵感自从第一次从他的心里冒出来之后不停息地喷薄而出,因此他飞速生长,一面要更多更广阔的世界,一面听自己心里源源不断的声音,深深怀念他一个人坚固的过去,有一天,他找到了石头洞府。那天,他先听见淙淙的水声,接着找到了那股奔流的涧水,清凉可爱、悦人耳目, 水往低处流,他往高处行去,可能自然地面对一股水流都会逆它而上只为的是好奇它的源头而不是在乎高也好低也罢高低都是水这才是一点在乎所在,他走到山势凌空处、一道瀑布飞泉前,风吹得水像雪花一样散碎飞舞吹到他的脸上,他瞑目蹲下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里,睁开眼睛一看,里边无水无波,明明朗朗一座石头桥梁,穿过桥梁,再走再看,真的像他最初的故乡一样干洁而润泽、温存而坚硬,天造地设,他心中欢喜,坐了下来。这就是他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此处远涌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