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 桃源记(下)(第9/18页)

一个秘书冷笑了一声,“就这个破地方还想出留学生?”

“这附近有学校吗?”听了黄鹏含糊不清的话,陈天兴问身边的人。

“有,我们村子中就有,还有老师呢!”黄鹏连忙说。

“没有老师那还叫学校吗?!”那个秘书又嘟哝了一句。

这次陪着官员下乡,其他村子穷不穷先不说,但对他们都是好烟好酒地招待着,奉承的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到了这里,除了那些地瓜叶似的茶叶之外,他们竟然连烟都没递过一根,土产都没拿出一点来,说话还吞三吐四的,分明就是瞧不起人。

像他这种城里来的公务员,总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压根儿就不把这种穷苦的乡下人当做一回事,他也认为长官对乡下人的关心是多余的。当然了,跟着长官视察吃了这么多苦,这些乡下人也就有义务给他一定的补偿,而他们却提也不提,怎么能不让他恼火。

村里的小学是刘地临时想起来,大家连夜建造的。按照刘地的要求,墙上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还特别用水泡了又烘干,制造出非常逼真的多年风霜效果。房子有些歪斜,玻璃窗户一半破裂了,一半糊了纸,屋顶上有几个洞可以透下阳光,让屋子明亮了一些——刘地本来的要求是要屋子达到下雨时会漏雨、学生们举着芭蕉叶上课的效果,可是由于大家都预测今天不会下雨,怕官员看不出来,于是改用更直接的表现手法。

教室中的桌椅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不是瘸腿就是少抽屉,每张桌子上都歪歪斜斜地刻着“XX大王八”等字样,并且经过处理,使它看起来有老旧的感觉;黑板用一块刷了黑漆的门板充当,用一堆砖头叠起来,就算是讲台;墙上还钉了小红花和学生的作文《我爱我的家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是村里的几个妇女赶制了半个晚上做出来的,黄鹏现在才觉得,刘地的事无巨细、认真负责真是帮了大忙。

陈天兴看着这间教室,无声地叹息。

这个村子的学校只有这一间教室,只有一个老师,甚至连课本也是代代相传,哥哥用了弟弟用、爸爸用了孩子用。

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才是希望,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村里世世代代的贫穷啊……

陈天兴掏出五千块塞给黄鹏:“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们买点文具。我回去后会想办法的……我会帮你们想办法的……”

黄鹏忽然觉得,这几张钞票十分烫手。

自己和全村的人,费尽了心思在欺骗这个善良的老头,而他却一个劲儿地想着要帮这里的居民做点什么,真是令人惭愧啊。

“陈主任,您真是个好人,我们、我们这样招待你们,真是对不起啊……我们……唉,以后您要是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们全村一定尽力帮助您!”

陈天兴当然不知道黄家村“全力帮忙”的承诺意味着什么,他拍拍黄鹏的肩,语重心长地说:“小黄啊,其实贫穷并不可怕,怕的就是你们没有战胜贫穷的决心。我看你们这里山明水秀,是个很好的地方,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想出致富的方式来。”

“是、是,都是我这个村长没有带好。”

“一个好村长,除了心里有老百姓,工作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两个人正谈得“投缘”,一个清脆但有些怪腔怪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这是怎么了?咱们的学校怎么变成这样了?孩子们呢?”说话间,一个女人大步从外面走进来,使屋子里的人们顿时感到眼前发亮,仿佛整个山头的阳光在这一瞬间都集中到了这间破旧的房子里的人们顿时感到眼前发亮,仿佛整个山头的阳光在这一瞬间都集中到了这间破旧的房屋中一样。

走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女子,雪白的皮肤,天蓝色的眼睛,一头金色的长发随意扎在脑后。她身上穿着一件贴身的牛仔裤,把她的成熟曲线衬托得淋漓而完美。在这样落后贫穷的村庄中看见一名白人女子,陈天兴他们都惊讶地看向黄鹏,等待他的解释。可是黄鹏的嘴比他们张得还大,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她怎么回来了?早不回来晚不回来,这个时候回来,不是要让整个村子的努力前功尽弃吗?这个村子中谁都可以在外面来的人面前出现,就是她不能啊……

黄鹏完全不知道怎么应付眼前的局面,待在那里傻看着。

这时,一个机灵的村民首先反应过来,陈天兴就看见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忽然用极为敏捷的身手,冲过来拉住那个金发女郎,然后两个人就一起消失在屋外。

黄鹏这时候才回过神来,连忙解释:“这是新嫁到我们村的一个媳妇。呵呵,原本在山上和她老公看果园,这时刚回来,没见过你们,有点大惊小怪的,呵呵呵呵……”一边奸笑,一边抹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