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熊庆州攻战(第3/6页)
“史将军,各营伤亡如何?”路上有些乱,两波冲击,各营的编制都打散了。
“大夫,除了崔镇泰营尚未报上来,其他各营伤亡不大,一般死伤在二千上下,总共伤亡八千余人。”史君毅道。
八千人的伤亡并不算惨重,我点了点头。
“先生,开城的守军最多,为何我军要强攻开城呢?”戚肩问我。
“呵呵,若是战力低下,总要多派些人壮胆。一个小小的开城,连县城都比它结实,长古川放了三万人,不是胆怯是什么?”
走了两日,倭奴还我颜色,尾随而来,一举击破崔镇泰和盛存恩两营,伤亡过万。史君毅亲自赶到阵前,废了老大的力才收拢了残兵。我将两营归于一处,依旧让盛存恩任统领。
“大夫,探马回报,我军身后的倭奴该有五万余众,总落后我们两日路程。”
我低头寻思片刻,下令道:“找地方扎营,全军戒备,以防敌军偷营。”
我军扎营,敌军倒也没有骚扰,只是与我保持两日脚程。我军行进,他们也跟着行进,只是不攻。等我明白其中深意也晚了一步,忠州派出五千兵,夺了我的春川关。
我原本不想要的,只是熊庆州没站住脚实在是我的失策。现在老家也回不去了,只好西进抢乌岭山口,由那出南高济,攻忠州。
“大夫,我们回头一战吧。”石载提议道。
回头一战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我军五万余对敌方五万余,即便胜了也讨不到好处,何况倭奴在这还有分散的援军,万一甩不开,后果堪虞。
不过,既然敌人能突袭,我为何不能?
六月初三,月在轸宿,主大风。
“史君毅听令,”我拔出令箭,“挑选全军精壮之士五百人,弃甲持兵,携带火具,骚扰敌军。”
“末将听令。”史君毅得了令箭而出。
这段日子,后有追兵,只逃不战,营中士气日渐低迷。今日一战,虽不能扭转乾坤,却也能激发些士气。
我让全军拔营出发,让倭奴跟上来些,也好叫史君毅少走点路。
三日后,史君毅平安归来,报斩敌首级千余,烧营盘三座。我让人录了军功,正要犒劳,史君毅道:“大夫,我带了些俘虏回来,大夫可以问问。”我知道他办事向来妥当,让人将俘虏带上来。
“怎么都是孩子?”我有些疑惑。那些俘虏只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一个个满脸稚气。
犬三来了,我的疑惑很快有了答案。
“大夫,具他们说,倭国已经少有男丁了。这批十万援兵,都是农家子弟,最大的不过十六七岁,最小的只有十二岁。”犬三告诉我。
我心突跳一下,问道:“驻守开城的可也是这批援军?”犬三问了一句,朝我点了点头。我失声叹道:“唉,早知如此便不该下决杀令!”
史君毅大概以为我又犯了妇人之仁,劝我道:“大夫不必懊恼,其实这些小倭奴,杀起人来也不见得手软。”
我叹的哪里是他们,早知敌军十万都是纸老虎,何必跑那么远的路?熊庆州真是白烧了。
“此番长古川带的,可都是这些娃娃兵?”
“大部分都是。”史君毅道。
“郑欢,”我叫了一声,“全军挑选三千精锐,组成三十个班,今夜让便这些兵尉来见我。”
“大夫,这些俘虏……”
“他们知道了我军机密,全部杀掉,挖深坑埋了,不能让敌军知道有人被俘。”我的如意挥出一个斩首的信号,这些孩子注定看不到明日的太阳。
“先生,他们知道我们什么机密?”戚肩的语调中居然有丝责问。
我没有说他没大没小,也不愿让他以为我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妖魔,低声解释道:“我不能让长古川知道我知道他手里的都是娃娃兵。”
两个时辰之后,郑欢带着三十个兵尉站在我的大营里。
我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萧百兵,朝他笑了笑。他也看到我在对他笑,微微低头行礼。
“诸位,本官今日找诸位来,那是有天大的重担交付诸位。”
“卑职等刀山火海,在所不辞。”三十人喊声震得帐篷也抖了抖。
“从今开始,各班带足干粮兵器,离开大军,潜伏官道两侧,活动于山林野外,不得入城。所有补给,都由各班自行解决,百无禁忌。诸位明白了吗?”
“卑职等明白。”
“诸位只需待倭奴大军过去,夜夜扰敌,杀无赦。”
“卑职等领命!”
我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让人送上酒,道:“一击便退,待我军得了乌岭山口便可回营复命。”
各兵尉领了酒,一饮而尽。
一阵瓷器碎裂声,三十一个酒盏在地上砸得粉碎。这是从战国之世便传下的传统,已经成了军旅的乐曲,听得人热血彭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