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姑麓山合战 (三)(第7/8页)
高国仲点点头,道:“如此甚好。时间紧迫,来不及给王军大营通告了,这就开始吧。”他站起来,从跪在旁边的侍卫手中接过配剑,一面从容地道,“中行、左行准备随我出营,目标是,联军大营。右行留驻本营,由王子腾暂领中军之职。”
齐制,中行元帅之命言出如矢,绝无收回,众人齐声道:“遵命!”
伯将知已无可挽回,跪倒在地,大声道:“末将有一个提议!”
“你讲。”
“末将以为,我军出营之后,应直接渡河,翻过河对岸的松林坡,绕到联军营地的对面。”
“哦?”
“津河水虽浅,可是宽敞,现在天气严寒,河水流动缓慢。徐军不可能在河对岸埋伏,然后渡河袭击,现在必然已经渡河完毕,在我们与联军间的树林里埋伏。我军现在渡河,绕到津河上游,可出其不备。”
“准你所议。”
“是!”
高国仲走出几步,又停下,回头对伯将道:“你留下。我走之后,王子腾负责全营的调度,后面帐幕里的事,就交给你了。”伯将猛地想起巫如,不禁一丝寒意掠过心头,道:“末将……遵命。”
高国仲点点头,转身出帐,随行的侍从、奉剑官、及元帅僚属官等列队走过,大帐中转眼间便只剩下右行舆司马和伯将二人。
一时,帐外便响起了沉闷的鼓声。元帅升车,鼓三通,下车,祷祝,鼓,复升车,鼓。伴随着鼓声的,是极细密的脚步声,和车轮碾过草地的雷鸣。中、左行军团车二百四十乘,卒一万七千人,分为十二个方阵,上百名百夫长骑马往来于车阵和士卒方阵间,协调指挥,六通鼓之间便列队完毕。
沉默。鼓起。
前面传来一连串爆裂巨响。在八百名力士的拉扯之下,大营右前壁垒轰然倒下,在列队完成的齐军面前展开四里宽的通道。
一个沉闷的嗓门拖长声音喊道:“行——”
所有的声音混合成隐隐的轰鸣,数百面大旗在中军行帐外卷过,被雾遮蔽得如同水墨山水,须臾间便消失不见了。
右行军团的侍卫、官佐、僚属等列队进入行帐,升起右行舆司马的狸猫旗。伯将这才回过神来。王子腾已经虚坐在中军元帅座旁的小几上,表示权摄中军之职。他仍然是不紧不慢地摇着扇子,见伯将手足无措,指着自己身边的小几道:“你是中行司马,现在在营中仅次于我,请坐。”
“是。”
王子腾待他坐了,注视他移时,方道:“我追随你父亲多年。他的智略,自有齐以来前所未见。听说你的名字也有时日,今日一见才知道,原来你真的很像你父亲。”
伯将听他提到父亲,忙站起来,道:“末将不敢当!”
“你当得起。”王子腾摆手让他坐下,“你的智略的确过人,所言也很有见地。不过,我看你话并没有说完。”
“大人的意思是——”
“如果司城荡意储放手一搏,我想他的目标应该是:齐军大营。”
伯将默然良久,终于吁出一口气,道:“末将也是这么认为。”
“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王子腾微微一笑,无所谓地继续摇他的扇子,“这场大雾,掩盖了多少物事,荡意储在雾中,当可随心所欲,往来无忌。什么前营后营,左山右谷,现在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一团随时会冒出徐军精锐的帘幕而已。”
伯将道:“末将也是这么想!大雾弥漫,我们营地四周的缓冲地带实际上都已无效,如果徐军突然出现,那就是短兵相接了——”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道,“既然如此,为何大人适才不力阻元帅将我军一分为二,留下……”
“我们已经身陷敌人的计略之中,”王子腾停下扇子,望着漫过帐幕的大雾,冷冷地道,“现在看来,联军的确不过是个诱饵。敌人也不会在半路上伏击我军的增援部队。他们一定会等到大军开出后,击溃我们的营地,打通通往王军侧翼的道路。”